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民间慈善正能量——西部三市那些盛开在基层的慈善之花
基层慈善力量让穷山村换新颜
修建了村场,解决了村民出行的问题,下一步李津计划要解决村里饮水难问题。“由于龙头村地处偏远,一直没有通自来水,此前村民都是从村旁的赤水河中挑水喝。”李津的妻子邓阿姨说,由于河水浑浊,挑回家后还得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沉淀,才能用来烧水做饭。从2008年开始,李津一方面寻求镇政府的扶持,一方面继续四处筹钱,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打井、修水塔、铺水管等一共花了15万元,当时赤水镇政府支持了8万元,剩下的资金由华侨捐款、村民筹款以及村集体的公共基金解决。”李津说,全村有27户人家,如今虽然只有13户常住村里,但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同时,赤水镇政府还扶持了5万元,用于建设村里的篮球场。原来没有任何体育娱乐设施的龙头村,终于有了自己的篮球场。
从赤水圩到龙头村虽然只有几公里,但在2013年以前,这条村路还是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泥路。后来,邻近的5条村子商量决定合作将村道进行硬底化,并加宽至3米左右。为了筹款,李津一方面联系华侨乡亲,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在为村道硬底化筹集资金的同时,李津还忙着解决赤水河易发大水的问题。赤水河是龙头村的母亲河,是此前村民的饮用水来源,但也是村民的烦恼。每逢雨季,河水泛滥,就会把村民的房子给淹了。于是,李津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将赤水河扩宽,同时挖深河道,疏通河道,并将挖出来的河沙卖掉。就这样,既解决“水浸屋”的问题,也筹到了修路的资金。
如今,龙头村里基建已基本完成,村道干净,村场宽阔,景致宜人。
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一样,是一项没有休止的工作。这当中,既需要如李津般有魄力的领头人和执行者,也需要如李潮铨这样热心公益的资助者。侨乡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在开平还有不少这样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组织,有的已成立联谊会,通过联谊会的方式来开展交流活动和支持慈善事业,有的还只是以村集体的名义来开展各项慈善活动。但是,他们都是热爱家乡、热爱公益事业的开平人。
恩平市
乐恩社社员自掏腰包
帮扶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
在恩平,有着这样一个民间慈善团体,他们的成员怀着一股热诚,深入恩平城乡各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尤其关注恩平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和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这个社团就是恩平市乐恩社。
志同道合者集结开展义工活动
今年5月8日母亲节,恩平市乐恩社开展了“母亲节·呼唤爱”主题志愿活动,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分成多组深入恩平市城乡各地10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家中,给学生捐赠物资,与学生一起朗读《分享爱》,并让学生亲手向母亲送上康乃馨与心意卡,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母亲。
“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努力,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我们身边一些有需要帮助的人。”恩平市乐恩社社长岑煦奇是该社的创办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乐恩社的志愿者都有着同一个信念,就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社会和谐、文明作出贡献。
今年37岁的岑煦奇自从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以来,一直从事电器经营生意,2010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跟随朋友参加了一次助学公益活动后,觉得做义工关爱贫困学生很有意义,从此,他走上义工志愿者服务的道路。
2014年1月,岑煦奇与一群有着共同公益梦想的朋友一起成立了恩平市乐恩社,以“救孤、扶贫、助学”为宗旨,开展助学、环保、敬老等义工活动。
社员出钱出力做慈善
两年多时间以来,岑煦奇亲力亲为、乐此不疲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了解资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制订扶助措施,并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乐善好施,参与到公益扶助行动中去。他们的足迹遍布恩平各乡镇,开展了爱心助学、环境保护、旧衣捐赠、安老救孤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乐恩社先后扶助的贫困学生达130多人,资助款项达13万多元。
恩社开展的慈善公益活动所有的善款均来自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赠,志愿者往往是自掏腰包去帮助别人,既花费了钱,又付出精力和时间。
“许多志愿者的家人和朋友,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最后认同了我们的做法,甚至参与进来。”岑煦奇说,他跟其他志愿者一样,都是怀着一颗奉献的心,他们始终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且也坚信爱是能够传递和影响身边的人的,这也是支撑他们坚持开展志愿活动的信念。
乐恩社的善举真的感动了许多人,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目前,乐恩社已从最开始的10多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名志愿者,还设立了恩平总社、恩平江州和深圳分社。
声音
探索拓宽善款筹集渠道
做好内部管理的同时,如何拓宽善款筹集的渠道,成为了基层慈善组织向前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冲蒌镇慈善会相关负责人伍树章告诉记者,慈善会的运转得到了海外伍氏乡亲的支持,除了捐资,还购买了物业,以维持慈善会慈善工作长期有效运作。“刚成立慈善会的时候,乡亲们就合资购买了冲蒌镇上的一个店面,现在用以出租,一个月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在马来西亚的一位华侨,有意在冲蒌镇再购买一个物业,用于出租,这个收入同样用以维持慈善会的运作。他当时还说,如果慈善会的资金充足,不仅要资助台山的困难人士,还要走出冲蒌、走出台山,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伍树章说。
■文/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吕玉廉陈明思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基层 慈善 乡亲 村民 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