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西部现民营银行牌照申设潮 经营面临经济下行挑战

2016年06月01日 07:38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阵痛 错过黄金期 民营银行面临“成长难”

业内人士表示,从最早对相关牌照概念的炒作,到未来审批的日趋常态化,市场对民营银行的认识也将更具平常心。

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银行的设立,一方面打通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供给主体,对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服务到的小微、三农等空白领域和痛点领域来说是一个填补,提高了金融的普惠度。他还强调,民营银行体量较小,由于试错成本较低,其更易探索模式创新,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发展创新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从目前第一批五家民营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它们的运营都比较正常,也没有暴露出任何非常大的风险事件。“目前有人认为其发展不如预期,发展不太成功,可能是由于市场给予其过高的标准和过高的期望。”曾刚说,其实无论从客户积累还是规模,第一批银行能达到目前的状态,还是不错的。

董希淼表示,“对于新成立的银行而言,其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没有赶上过去银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因此,还是面临较大的挑战。”

此前,天津金城银行行长吴小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民营银行跟传统银行比有不足的地方。一是网点;二是人才,一将难求,找到合适的人也很不容易;三是基础管理体系要花3至5年才能夯实。

业内人士也表示,民营银行进入的是传统银行暂时不愿意介入的业务领域,但这通常意味着这些领域的利润也相对较低,或风险较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目前民营银行还面临客户信心不足、定价能力不足、经营风险较高、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尚未定型等挑战,未来需要在制度和市场环境等方面为民营银行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银行牌照的稀缺性仍将吸引大批资本涌入到这一领域,不过,在诸多的挑战下,民营资本对于民营银行的认识也将趋于客观和理性。“并非投资银行就意味着赚钱,想赚钱的话,至少也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董希淼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一些此前宣布要成立民营银行的企业已开始重新评估这一事项,有民营企业表示,因为考虑到无法对和民营银行相关的一些兜底风险的制度安排做出承诺,因此已经退出筹备民营银行。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民营银行 申设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