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一个村子的垃圾去向
“垃圾没处倒 就顺手扔了”
在秦岭环山一线,有一处景色旖旎,秀丽迷人的小村庄——户县白龙村。该村得名自唐僧取经的传说,据称,由于这里的一条白龙吃了唐僧的坐骑,遂被锯了龙角,化作小白马,后来人们居住于此,便有了白龙村。这样一个居于秦岭脚下,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村庄,谁会想到,却一直被村中的生活垃圾困扰着。
村中垃圾成村民噩梦
在该村村南,一处数百平方米的垃圾场即便在细雨濛濛中,依然散发着股股恶臭。
“这个地方以前是个鱼塘,鱼塘废弃后就成了壕,现在,倾倒的生活垃圾已快将它填满了。”住在距垃圾场不到100米的村民闫新民告诉华商报记者,经过多年的堆积,除了最东边的一处地方还可倒外,西边几乎已经接近地面了。
虽然西边的垃圾刚刚进行完一次清理,但地面上尚有村民们倾倒的大量烂果和生活废弃物。
“去年夏天垃圾很多,臭得人晚上都睡不着觉。”闫新民说,早在2010年,村上曾搞过一次集中收集每家每户生活垃圾的行动,并且给每家都发了一个用来收集垃圾的塑料桶,如今塑料桶大部分都被村民们改作他用了。
虽然垃圾场表面上是存在于村中,但距离从该村东面经过的甘河,直线不到200米。
很多村民在谈起村里的这个垃圾场时,都皱起了眉头,在他们看来,要想将垃圾场弄走,并非易事。
随意扔垃圾的陋习
实际上,除了这座“眼中钉”的垃圾场,该村几乎随处可见被村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在村西边,田垄边便散落着十几个白色的编织袋,在一处岔口,堆有五六十厘米高的垃圾堆已非常显眼。
在村口的小石桥下,一条溪流从西向东汇入甘河,但从桥上望去,小河的河面上已遍布生活垃圾,鸡蛋壳、碎酒瓶、卫生纸、编织袋、农药瓶等等,成为与村子极不协调的一幕。
“这都是村民自己家的垃圾,没处倒,就顺手扔了”,一位村民说,发垃圾桶那一阵子,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还有人收呢,后来没人收了,大家就随意丢了。对于垃圾的危害,这位村民表示,的确既影响了村子的生活环境,也污染了河沟,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对甘河构成威胁。
很多村民反映,几十年前,生活水平还没有提高以前,村子里的生活垃圾很少,即使有,也很少瓶子盒子、包装袋编织袋之类。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才随之增多,对于随意丢弃垃圾,有村民表示的确不对。
“有时候刚在村里做了宣传,随后就有人继续在扔。”白龙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选民介绍,为了让村民们戒除随意扔垃圾的习惯,该村曾做过多次宣传,甚至还在村中墙上贴有保护环境卫生的宣传语。可是,村民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还需要一个过程。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