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交接收函不毕业,让人情何以堪?
正当毕业生拿着简历到处找工作时,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数百毕业生却遭遇“被就业”。近日,学生和家长来到知行学院办公楼前,希望学校能够更改信息。多位学生反映,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用毕业证、学位证等“胁迫”学生做“假接收函”,部分“被就业”学生报考基层公务员资格受影响。6月23日,知行学院回应称,已经陆续更改涉事学生的“毕业去向”状态。(6月24日《新京报》)
用毕业证、学位证胁迫学生做“假接收函”,学生找不到工作还要配合学校造假,学校如此“潜规则”毕业生,让毕业生情何以堪?教育人格又体现在哪里?
其实,不只是个别学校威逼学生假就业,就业率造假早已是一件皇帝的新装。尽管人社部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学生确实是“被就业”的。九成就业率就是一个数字游戏。
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考研、开店、在网上兼职叫就业,在实习单位盖个章叫就业。更有不少学校像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这样,采取种种威强硬措施逼迫学生上交子虚乌有的“就业协议”,或者报告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期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分到一杯羹。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利益,破坏了学校形象,而且干扰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误导国家招生就业政策。
但是,教育部让高校在就业率上不造假,有些勉为其难。教育部一方面对就业率造假“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不好的专业将少招、停招。对外宣传就业率下降,学校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招生困难。学校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就业率造假被否决,就业率低就减、停招,这让就业不理想的学校与院系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压下,为了上交体面的就业数据,学校、院系在就业率造假之路上越走越远,就业率成为数字游戏并不奇怪。
大学培养人才不同于工厂加工产品。相关部门不能完全以就业率来评估大学办学水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失衡的矛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都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还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有关。就业供求关系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年就业不理想,不意味着明年、后年“滞销”。暂时就业好的专业也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
不敢说就业率造假都是逼出来的,但是学生“被就业”的现实值得思考。如果大学唯就业率马首是瞻,单纯以就业率的高低衡量大学办学质量,显然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此,人社部要创新就业率统计机制,教育部要完善高校办学评估机制,同时加强社会监督,问责曝光出来的就业造假案例,刹住就业造假歪风,为毕业生营造真实、公正的就业环境,让虚浮的就业率回归现实,脱下“被就业”这身皇帝的新装。(叶祝颐)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知行学院 被就业 就业率 假接收函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