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夺命公路11年死近50人仍未装红绿灯 官方:没权限
交通事故接连发生
阚文胜被撞身亡两个月前,东关大桥西侧约一公里处的路口,也有一名男子被撞死。
该男子叫孙希森,当年65岁,被撞时间是2015年10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当时孙希森骑着电动三轮车在西向东车道往北拐,同向的一辆面包车刹车不及,撞到电动三轮车的尾部,孙希森被甩出车外,摔在路上,头部严重受伤。
孙希森的儿子孙景祥当时的工作地点就在事发路口附近。当时,他听见“哐当”一声巨响后赶紧跑出来,远远看见父亲躺在地上,电动三轮车横在路口,红色面包车停在路口东侧的快车道上,“感觉天都塌了,赶紧报警救人”。
孙希森被送到医院抢救一个多小时后,最终不治身亡。
该村另一位73岁的村民闫林成家,有3人都死在这段省道上。大儿子闫洪斌的女儿闫文慧在1996年放学回家过路口时被一辆小货车碾轧致死。
2002年,二儿子闫洪昌在北关桥边的省道被撞身亡。2008年,大儿子闫洪斌也被撞死在该路段。
闫林成的妻子不愿再提起这些往事,她拒绝了京华时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探访
23个路口均无人行横道
6月28日,记者对北关桥至东关大桥路段进行了实地探访。
探访发现,该路段约长3公里,除西端北关桥西侧有一处红绿灯外,往东直到东关大桥东侧的23个路口,均无红绿灯和人行横道。
此外,北关桥至东关大桥路段,虽然有限速60公里和“前方进入雷达测速区”标识,但行至于此的大货车多半都很快,偶有货车超速行驶,多数货车在经过路口时也未减速,另外,一些货车司机还将车肆意停在路边,阻挡了正常行驶车辆的驾驶视线。
当天下午,多名村民到省道另一侧的一所幼儿园接孩子,据记者观察,家长们在接完孩子后领着孩子穿行公路,其间还要躲避呼啸而来的过往货车和小轿车,看起来十分危险。
近50人死于“夺命公路”
东关村村委会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5年至今,该村有至少15人在该路段被撞死。另据多名路边村民介绍,该路段每年有至少10人因交通事故受伤,村民称该路段为“夺命公路”。
该村村委会马副主任称,这条路原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后来成了连接沧州和盐山的沧盐路。“过去车辆比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省道的拓宽,省公路的收费站取消后,这条路从2001年前后开始,车流量逐渐增多,不收费后,大型运输车都往这条路上来了”。
他介绍,2003年政府对该省道拓宽,并修建了东关大桥。此后,车流量更多,车速更快,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北关村也有村民在该路段被撞身亡。该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这条路车流量太大,车速太快,最近几年北关村也有好几个村民在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路口时被撞死”。
该负责人介绍,省道虽然带动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却也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他称,两个村子有很多学生要过马路上学,每逢赶大集,老的少的都会去,村民种地时也要过马路,“两个村最少有1万人,再加上采油三厂的人,在这里生活的可能有三四万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这段公路”。
他表示,这条公路是连接山东和河北的重要通道,运输压力很大,每天这么多车辆穿村而过,没有人行道,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过街天桥,道路状况非常危险。“北关村从2005年至今有至少10人在该路段被撞身亡。”
东关大桥往东走即是强庄子村。该村村委会负责人称,从2005年至今,在北关桥经东关大桥至强庄子桥共计近5公里的路段,每年均有该村的多名村民被撞身亡,“这11年至少有20多个人被撞死了。”
综上,根据东关村、北关村、强庄子村村委会提供的数据,从2005年至今,三村共有近50人被撞死在这条“夺命公路”上。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夺命公路 未装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