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陈涌泉:观众之恩当“涌泉相报”
他,是活跃在当今戏曲界的实力派作家;他,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戏曲的创新与普及;他的作品《阿Q与孔乙己》《程婴救孤》《风雨故园》多次登上世界舞台……本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陈涌泉。
陈涌泉
因为热爱让我走近民族戏曲
大学毕业,我进入河南省曲剧团工作,之所以选择到剧团当编剧,归根结底是出于对民族戏曲的热爱。我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大平调、宛梆、怀梆、太康道情等30余种,受此影响,我从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剧团前,我就知道戏曲行业不是很景气,但是进剧团后,发现实际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曲行业还相当繁荣,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就很少有大学生选择进剧团工作了。很多原本的剧团创作人员都转行另谋高就,演出市场严重萎缩,加上经费投入不够,剧团几年都排不出一台新戏,常常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河南省曲剧团大院的情景,那里杂草丛生、无处下脚,我背着行李,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住处——一间由杂物间改造而成的宿舍,房间里用“景片”(戏曲演出的背景画)作隔挡,六七个人“群居”在一起。看到这个环境,我心里凉了一大截。扪心自问,我也动摇过,而促使自己坚定信心度过那段困难岁月的动力,依然是内心深处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后来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后观众给予的热烈掌声。我觉得虽然自己在物质上窘迫一些,但精神上依然富足。我一直发自内心地认为,观众就是戏曲的上帝。作为编剧,我始终记住一个原则:作品是写给千千万万观众看的,只有心里有观众,剧场才可能有观众。
依靠创新开辟传统艺术新境界
艺术创作要以创新为生命。传统戏曲只有与现代艺术元素有机结合,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编剧,唯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才能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戏剧艺术带向新的境界。
在创作《阿Q与孔乙己》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话剧版、电影版、地方戏版的《阿Q正传》,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说,重新改编《阿Q正传》必须对观众有新的吸引力,于是我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有所创新。突然有一天,我想到能否将“阿Q”和“孔乙己”这两个同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进行有机结合。这两个人物,一个代表农民形象,一个代表旧知识分子形象,把这两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结合到一起,应该会产生新的冲突和矛盾。思路打开后,下笔如有神助,很快这部戏就完工并排演了,观众非常认可,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常怀对艺术经典的敬畏之心
虽然艺术创作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对经典的解读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在我看来,改编经典的前提首先是要对经典有敬畏之心,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盲目标新立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前提是继承传统,传艺、传神、传德、传真、传善、传美。只有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才能使经典艺术血脉延续、发扬光大。
我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应属《程婴救孤》了。这部剧在多个国家演出过,累计演了九百多场,今年将第三次赴美国演出。这部改编于《赵氏孤儿》的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整部戏弘扬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敢于牺牲、不畏强暴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精神。这种美德和精神,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追求。
创作《程婴救孤》时,我想到了我父亲。解放战争时期,我的大伯是地方游击队小组长,消息走漏后,国民党保安团到家里抓人,父亲被误当成大伯抓到乡公所,吊在梁上拷打半天,但他始终没吭一声。后来大伯、大娘相继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那个贫困年代,父亲又毅然担起了抚养两个侄子的重任。父亲的精神,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就活生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要做的,就是用当代观众的审美,挖掘和阐释“程婴们”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现他们的仁爱正义、诚信担当。万丈高楼平地起,文艺经典是艺术创作改编的基础和源泉。戏说、扭曲甚至颠覆经典,作品必定缺血缺钙、干瘪无物,必然会被观众无情抛弃。
赢得青年才能拥有戏曲的美好明天
现在,戏剧观众存在严重老龄化倾向,如何培养青年观众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只有青年观众源源不断地培养起来,观众队伍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戏剧才能有生存的土壤。
十几年前,我就开始致力于这项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阿Q与孔乙己》进校园演出活动,在郑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我创作的剧本《风雨故园》《程婴救孤》先后入选大学语文相关教材。在创作之余,我还经常应邀到高校做戏剧讲座。
过去,很多人认为,青年人不喜欢传统戏曲,但就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凡是认真看过一场演出的学生,都会和戏曲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青年学子们对戏曲之热情、剧场效果之强烈,甚至远远超过了老戏迷。记得《阿Q与孔乙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演出时,两场演出不约而同出现了相同的场景:楼上楼下两千观众和剧中人齐声朗诵台词,绿色海洋里掀起滚滚声浪,场面十分震撼。其实,戏曲与青年的心灵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得多。与其花精力讨论青年喜不喜欢戏曲,不如赶快拿出实际行动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赢得了青年观众,戏曲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才会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15年,我获得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党和人民授予我的崇高荣誉,我更愿把它看作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一种期望。艺无止境,德需长修,德艺双馨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孜孜以求。
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曾经给我做一台晚会,将我的主要作品汇聚在一起,给戏迷朋友一个集中展示。大家讨论这台晚会要叫什么名字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叫“涌泉相报”,因为这个名字能反映我的创作观念和心路历程。踏入戏剧界以来,我在创作中得到了很多领导、专家、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当自己的作品登上了舞台之后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所有作品来源于人民,是人民赋予了我创作题材和灵感,我的作品理应回报给人民。
人民不仅给我们提供鲜活生动的素材,还赐予我高超的创作“技巧”。我在剧团工作这么多年,每次随团演出时,往往是观众看戏、我看观众——我会坐在舞台一侧,透过幕条观察观众,哪一点他们笑了,哪一点他们哭了,哪个情节他们无动于衷,哪个情节他们反响强烈。我把观众的一颦一笑记在心上,认真揣摩,仔细领悟,日积月累,逐渐锻炼出一种能力。写剧本时,仿佛就面对着观众,每写一段,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管控自己,掌握无法之法,写出观众爱看的戏。
作为戏剧人,我一定会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用最美的乡音唱响时代的乐章,让戏剧艺术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更加出彩!
人物简介
陈涌泉,1967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作品有《程婴救孤》《风雨故园》《阿Q与孔乙己》《都市阳光》《两狼山上》等,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文华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涌泉 民族戏曲 作家 观众之恩 涌泉相报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