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海淘”奶粉将戴“紧箍咒”“洋奶粉”或成重点审查对象
虽然“奶粉新政”及其相关配套征求文件对“洋奶粉”入境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但据了解,目前很多品牌进驻国内市场并不是品牌商驱动的,而是中国商家直接从国外市场或者经销流通渠道把货品搬运到中国,以跨境电商的形式进行销售。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政落地,对于国外一些知名奶粉品牌来说,是否愿意主动注册,仍未可知。如果国外品牌不愿注册或者注册不成功,那么就意味着这些品牌的奶粉很难获得“通行证”进入国内市场。而这对于采取保税备货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因为跨境电商企业与传统的海外代购(C2C平台)、海淘(境外线上购物),即海外店家先把货发到海外中转仓,再由中转仓运回国内,以及跨境电商(B2C跨境平台)有所不同,保税备货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是通过海外直采的方式引商品入境等。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将商品由境外统一调配至国内的保税仓库。当接到消费者的网上订单之后,由境内物流公司直接从保税仓库取货并配送至用户手中。如果国外的奶粉品牌没有通过注册获得进入内地市场的资格,那么这些奶粉将无法进入国内的保税仓,保税模式跨境电商将会遭受巨大的冲击。
编者手记
重拾消费者信心才是关键
数年来,关于代购的整治一直没有中断,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对网站上销售的从海外运至中国的产品征收11.9%关税。为了给供给侧提速,最严“奶粉新政”也随之发布。然而,总有些老话是抱朴守拙的存在,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国内乳粉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42万吨,7年间增幅仅为18.3%;同期进口乳粉量从14万吨增长至72万吨,增长了四倍多,其中也不乏大量真正不合格的海外奶粉涌入。《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征求文件无疑让劣质奶粉失去生存的土壤,其中婴幼儿奶粉配方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的规定,也意味着今后洋奶粉再也不能因“配方升级”而任意涨价。
但事实上,再严苛的办法都有自己难以触及的地带。以跨境电商来说,其监管本来就具有一定复杂性,主体责任划分、网购保税方式、经营企业的主导责任等,增加了监管难度。加之很多跨境电商采取小批量货物或国际快递直邮等方式将国外奶粉带进中国,而这部分都是无法检验检疫的,很容易造成不符合国标的婴幼儿奶粉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有关“史上最严”的法规不在少数,虽然国产乳品在奶源质量、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上可以比肩甚至超过欧盟标准已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政府相关部门也落实了多项乳业发展的措施及政策,但民众仍然知之甚少。而人们痴迷于进口奶粉的根本,是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尽管相关部门、企业、媒体做了很多努力,呼吁消费者购买奶粉要回归理性,从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基因、饮食、生活习惯出发选择奶粉,但依然无法令国内消费者打消顾虑。
说到底,对于中国婴儿奶粉的出路,不能单纯依靠严苛的标准来管理,而关键在于企业良心,需要同步加强的是更严厉的惩罚机制,只有让生产厂家“不敢胡来”才能起到真正的成效,重拾消费信心。
文/杨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海淘”奶粉 将戴 “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