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吉狄马加:写在天空和大地之间

2016年08月25日 10:14 | 作者:孙卓 雷晓斐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诗之语

2015年,吉狄马加离开工作9年的青海,重新回到工作过11年的中国作协,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在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时,吉狄马加很难回避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诗人与官员两种身份?”他并不掩饰对多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无奈。于他而言,行政工作是他的职业,而写诗不是。“把写诗说成是一种职业,我认为是可笑的行为。”

在吉狄马加生活的高原和民族中,诗人是被神所选择的具有灵性的人,诗人更像是一个角色,是精神的代言人。通过充满灵性的写作,力求与自己的灵魂、现实乃至世间的万物进行深度对话。

“我接受有关我‘身份’的任何称谓,但我作为一个诗人的‘身份’,将穿越我生命的所有的生和全部的死。”

任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吉狄马加没有放弃诗歌,并且创作了不少作品。他感慨,青海这片土地历史文化丰厚,给予他很多滋养,一方面提升了他的思想高度,一方面提供了思考问题的载体。“有机会到青海工作9年是我的幸运,这对我以后的创作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办更证明了吉狄马加“两种身份”的互为补益。创办一个具有世界地位和国际品质的现代诗歌节一直是他的梦想。

早在1997年,吉狄马加就参加过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那是南美最大的国际诗歌节,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的诗歌节之一。诗歌节的盛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立志回到中国后也要创办一个面向世界的诗歌节。“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聚会,能像一个诗歌节那样给人和生活带来希望和梦想。”

2007年,由吉狄马加倡导发起,在青海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功举办。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诗人会聚青海湖畔。第二年,参会诗人扩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迄今为止,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国内外影响巨大,累计有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诗人参加,被称为世界上第七大国际诗歌节。

在吉狄马加的努力下,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达基沙洛国际诗人之家写作计划、诺苏艺术馆暨国际诗人写作中心对话会议、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以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和对话的重要途径。

吉狄马加注重诗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他的诗歌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文字,他多次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与国际文学界对话与交流。无论是其诗歌被翻译的外语语种的数量,还是其本人在国际诗坛上的亮相频次,在中国诗人中都非常突出。

有人认为,真正的诗不可翻译,诗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的那个部分。吉狄马加承认,诗歌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当诗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又会找到新的活力和生命。“人类对诗歌的翻译一天也未停止。”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吉狄马加 天空 大地 彝族 民族 文化符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