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压力增大 六地区可支付不足半年

2016年09月19日 08:3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社科院此前发布的《“十三五”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显示,从长远看职工医保基金潜伏着严重的支付危机,全国多数地区的职工医保基金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缺口。

“如果这种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将会给整个医疗体系的建设带来很大风险。”有专家表示,随着基金支出压力的增大,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尤为迫切。同时要在稳定职工医保待遇水平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杜绝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

“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要总额预算管理,多种付费方式结合起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说:“如果说敞开了花,再多的钱都不够。病人和医生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因为他自己不花钱,按照经济学这是最没有效率的。只有自己花自己的钱,这个效率才会最高。”

事实上,本轮新医改把医疗费用控制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摆上了显要位置。据悉,目前全国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付费总额控制,并已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协议进行管理。超过70%的统筹地区按病种付费,35%的统筹地区按服务单元付费,而24%的统筹地区正进行按人头付费探索。

从基金自身层面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可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化解基金“穿底”风险。“一个是通过调节基金。现在医保都是省级调节,可能有个别地区老龄化特别严重,但是通过省级的调节,就能够防范支付的风险。同时还有战略储备基金,如果真是老龄化严重,出现了基金支付的困难,我们还有战略储备基金,现在也有一万多个亿。”他表示,除此之外,各级财政、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强预算调控,一旦出现缺口,可以预算来弥补相应的缺口。记者 李唐宁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基金 医保 地区 支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