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雷凡培:中国航天1/3指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介绍,2024年中国或成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受访者供图
■ 对话人物
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 对话动机
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的纪念日。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接受新京报等媒体采访,畅谈中国航天事业的过去和未来。
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雷凡培显露出技术型官员的特质,他把下属准备的纸质材料“撇”在一边,有问必答,措辞专业。
对于中国航天的未来,雷凡培说,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左右成为航天强国。
目标是到2025年左右成为航天强国
记者:和国际上的航天强国相比,中国当前的航天工业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雷凡培:6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个甲子。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配套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拥有17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卫星覆盖了通讯、导航、海洋、气象、遥感、陆地观测等种类。
但我们仍处于发展壮大期。目前,我们的空间站建设和深空探测都取得重大进展,但从现在的成果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航天大国,还不算航天强国,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左右成为航天强国。
记者:步入航天强国行列,有哪些具体指标?
雷凡培:关于航天强国的标志和指标体系,航天领域的专家通过研究分析,共梳理了100个产品技术指标和27个经济指标。现在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指标能达到国际一流先进水平,我们认为把这个数字再增加三分之一后,就是航天强国。而27个经济规模指标里,已经有一半达到先进水平了。
记者:关于空间站建设方面,有什么样的设想和计划?
雷凡培:空间站的方案已经确定,目前初样阶段的产品也已经有了。空间站分为3部分,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和一个节点舱。未来一年会有几次载人飞船对接,以及货运飞船对接,货运飞船将给空间站补给,维持其设计寿命十多年的运行。一个国家独立进行空间站建设,继俄罗斯之后,咱们国家是第二个。国际空间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联合建设的,到2024年前后,国际空间站寿命就到期了,中国空间站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在太空唯一的空间站。
记者:建设空间站的意义是什么?
雷凡培:在空间站上能够做地面环境下无法完成的事情,比如说医学、生物、农业、材料等领域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搭载在卫星上的生物,返回地球后经过选育,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还有一些在地面无法实现的合成材料,在空间实验中能够实现,产生特殊性能材料。
另外,太空中有一些小星球,充满了白金等稀有贵重的矿藏。未来可以实现用无人飞船对这些矿藏进行开采,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现在国际上也已经在探讨怎么实现太空采矿。
记者:空间站的名字是否已经确定?
雷凡培:核心舱叫“天和”,两个实验舱分别叫“问天”和“巡天”。
中国现役火箭发射成功率高于美俄
记者:神舟十一号飞船马上就要发射。其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在我们载人航天的工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雷凡培:载人工程的发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是空间站阶段,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但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只工作了15天,而我们要建设中国的空间站,必须要验证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的问题。
所以我们这次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要进行交会对接。因为天宫二号是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目标飞行器,主要是验证交会对接技术。这一次,在实现交会对接的基础上,要解决航天员的中期驻留问题,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同时天宫二号也为下一步空间站和货运飞船交会对接,以及推进剂的补加技术进行验证。
记者:下半年还将发射长征五号,如何评价长征五号对中国航天的意义。
雷凡培:今年十一月初,我们将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这是我们国家进入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火箭的运载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轨道10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五号发射以后,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将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达到先进主流水平。
记者: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已经发射了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后续还有长征八号和重型运载火箭。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任务规划是什么样的?这些火箭和现役的火箭有什么区别?
雷凡培:长征七号是针对我们的货运飞船“天舟”研制的。在350公里的轨道上,“天舟”飞船要实现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需要达到13.5吨,而长征七号发射前,其他火箭的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9吨左右。
空间站的核心舱是23吨,必须用更大的火箭才能把它送入轨道,所以就需要研制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
随着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研制的全面展开,现有火箭将逐步被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替代。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代表,突破了新型发动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带动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系列化发展,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继今年的长征五号首飞后,下一步值得期待的就是长征八号和重型运载火箭。力争到2020年,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基本建成,长征八号完成研制并实现首飞,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已突破。
记者: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现役火箭的发射成功率是97.6%,这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雷凡培:这个发射成功率高于航天强国美国和俄罗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雷凡培 航天 中国航天事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