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新政把滴滴绑在起跑线 出行创新或失掉下个十年
原标题:新政把滴滴绑在起跑线 出行创新或失掉下个十年
文/maomaobear
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逐渐于各城市落地,备受关注的北上广深还未落地,不过杭州等城市已经公布,虽然紧张中有所缓和,但总体基调变化不大。
由于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对网约车的细则规定比较苛刻,网络媒体上一片网约车大限将至,寒冬来临的论调。
那么,各地网约车新政对滴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真的是大限将至,寒冬来临吗?如果没有那么严重,新政对滴滴真正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情况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这次地方新政被认为苛刻,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当地户籍的规定,北京和上海的户籍值钱,连大企业的CEO都未必有当地户口,不用说网约车司机了。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北京、上海的网约车会减少很多。
但是,我们要看到。即使是北京上海所谓严苛的政策,相比1年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也要宽松多了。
至少,上海和北京的细则不能违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说网约车是黑车,用黑车的办法进行处罚,上海曾经要给开网约车的司机留下犯罪记录。
滴滴、合并前的快的、Uber、易到用车都是在顶着黑车,顶着扣车处罚的政策压力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侧面反应了被人为制造短缺的城市出行有巨大的市场空缺需要弥补。
在一个严酷程度100分的政策下,互联网约租车快速发展起来了,成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女皇的排名中,进入世界互联网排名前20。
一个严酷程度30分的政策,仅仅在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公布,就会是灭顶之灾?其他城市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缓和。
政策征求意见,政策发布,政策执行,真实执行情况是四个不同的问题。
既然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严酷到100分的政策都没有阻挡互联网约车发展的势头。那么仅仅在北京、上海征求意见,还没到执行层面的东西实质影响必然是有限的。
法律上完全没有什么余地,没有技术支持的黑车都是几十年禁止不掉,况且已经取得了合法身份的互联网约租车?所以,所谓大限将至、寒冬来临的说法是反应过分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滴滴 政策 约车 网约 暂行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