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体验公交场站建设

建议未来建设多层停车场缓解深圳场站紧张问题

2016年11月11日 11:16 | 作者:刘菲菲 卓李怡 | 来源:深圳晚报
分享到: 

代表委员意见

高锦民(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建议建设多层停车场解决场站问题

高锦民委员告诉记者,自己已经25年没在深圳搭乘过公交车了。尽管如此,深圳公交车车型和25年前变化并不大,“几乎是一样的。”他说。

由于工作关系,高委员经常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而这两国的公交车辆、公交优先权系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对于深圳公交车来说,美国的更显宽,容纳的乘客更多。”他告诉记者,深圳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偏大、城市交通拥堵,为了缓解该问题,市政府做了不少接地气的民生工程,比如确定“公交优先权”、建立公交专用道等,以立法的手段保障了城市公交系统顺畅运行。“高峰时期3~8分钟一班车,以深圳目前的交通状况来说,班次和调度已经没有什么提升的空间,再密集的话,人员、车辆、场站等配套都无法跟上。”他表示,深圳公交场站建设方面,应该考虑向香港、澳门等地学习,建设多层停车场。

朱东波(市政协委员):

地面和轨道系统树立“一盘棋”思路

“深圳公交总体是通畅的,无论是车况还是服务方面。”刚亲身体验乘坐当天早高峰101公交线的市政协委员朱东波表示。

早晨7时45分他早早从高新园乘坐区间车,8时26分到达动物园,全程41分钟。返程的时间稍微长些,主要在科苑北路北环大道路口连等了4个红绿灯。为了解决上午早高峰时段交通问题,101线路还特意加派了6辆区间车,运营时间为早上7时到8时。但朱东波发现区间车乘客较少,正班车和区间车相隔间距很短,对此建议调整时间为早7点半到8点半,正班车和区间车应纳入统一的调度。

通过当天乘坐早高峰的公交,朱东波对深圳公交系统的发展很有感触。他希望可以减少跨区域的公交,减轻对道路的挤占。例如当天乘坐的101路线直接从罗湖区连跨3个区域到西丽动物园站需2小时以上的车程,而如今从罗湖到西丽乘坐地铁7号线、9号线仅需30分钟。他还建议轨道和地面交通可以统一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公交可以逐渐成为地铁的补充,跨区域的出行交给轨道来承担,从而形成多层次的交通体系。

庄义婷(市政协委员):

规范司机文明乘车的同时也应向乘客宣传安全乘车

市政协委员庄义婷认为,深圳市目前部分公交车舒适度不够,在长距离线路中,部分车型的位置设计,无法满足乘客舒适乘坐的需求。同时,她也提出,部分公交司机缺乏服务意识,如下雨天时,一旦公交车站积水,公交车通过时经常将路边等车的乘客溅得一身湿。

另一方面,她认为公交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强调司乘人员在进站、出站、起步等细节上的标准化处理,另一方面也要对乘客宣传乘车安全文明点滴。

刘颖(市人大代表、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深圳应提高公交司乘人员待遇

市人大代表刘颖认为,为缓解深圳交通拥堵情况,全市应大力提倡潮汐车道,“比如在美国,有些公交车道只有3条,中间那条就是潮汐车道。”他比划着告诉记者,这样可以极大提高通行率。

同时,他认为深圳公交企业服务水平应该是全国第一,除此之外,市民文明意识良好,和整座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但是工作环境太差了,工资太低,大部分司乘人员的目前工资,养家糊口还是比较难。”他表示。

另外,他非常认同自行车出行的理念,解决公交网络所无法覆盖到的细枝末节,或许自行车出行是良好的解决办法。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体验公交场站建设 多层停车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