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广东省政协呼吁推动《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落到实处
“侨乡”江门护侨走新路
以华侨需求引领服务方式转变
针对全省贯彻落实条例的情况,省政协视察团到江门进行重点视察。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据统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逾400万,遍布全球超过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来,江门为贯彻落实条例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华侨需求为牵引,把条例落实到华侨最需要的地方。
约200华侨解决复户难题
委内瑞拉华侨梁先生,原籍江门大沙镇,早年举家移居江门恩平市,后在恩平市申请赴委内瑞拉。2014年,梁先生申请回江门复户定居。江门市侨务部门迅速与恩平市外侨局联系,最终,梁先生的愿望得以实现。近年来,海外华侨回国复户定居的越来越多,据统计,江门至今已成功解决出国注销户籍、归国后因护照、定居证过期及无证件无法落户人员共约200人。
目前在江门就业并参加社保的华侨已达1200多人,在江门就读的华侨子女有900多人。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主要从就业、社保、教育、民政等方面对归国华侨权益进行保障。江门市政府制定实施了《江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实施方案》,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华侨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就业华侨全部纳入社保覆盖范围,改进管理服务方式,调整和优化经办规程;健全华侨子女平等教育机制,保障华侨子女与本地生享有同等待遇,并依法享受免收学费和杂费的权利;保障华侨在江门的婚姻和收养权利,做好相关民政服务。
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江门正在研究开发“互联网+侨务”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一站式”侨务服务平台。
实现华侨“家门口”维权
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华侨维权工作尤为重要。据统计,今年以来,江门市外侨局共接到涉侨信访158宗,结案率达98%。
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关于涉及拆迁补偿等经济类的案例,经常让海外华侨困惑,由于部分华侨已经旅居海外多年,对于祖屋、祖坟等物业的拆迁情况不了解,收到拆迁通知后不知该如何处理。比如,之前美国华侨李先生请求江门开平市侨务部门协助处理祖坟迁移,原因是祖坟所在地已经被政府征用。开平市侨务部门组织协商会议,最终,李先生与政府部门达成共识,祖坟得到合理赔偿并顺利搬迁。
江门市已经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侨务工作网络,并且正逐步健全市、县、镇三级涉侨法律援助站。另外,江门市政府组织建立了跨部门联合处理涉侨信访互动合作新平台,侨务三级信访机制不断完善。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维权服务送到华侨“家门口”,争取到2020年,成立20个海外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覆盖世界五大洲,为海外华侨提供更加贴近的维权服务。
侨捐项目监管严
“江门华侨资源丰富,在调动华侨优势资源时,更要注重华侨权益的保护。”省政协视察团团长、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主任吴锐成说。
“加强侨捐项目的监管是保护华侨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江门开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一直以来,开平市十分重视侨捐项目的监管工作,在侨捐项目的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有比较严格的制度,对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捐款,做到专款专用、收支分明、账目清楚,发挥政府监管的职能,维护好侨捐项目。
赤坎古镇现共有743座华侨建筑,其中有700座骑楼。江门开平市赤坎古镇正在进行旅游项目开发,而这些华侨建筑是重要的资源。开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赤坎古镇华侨建筑的开发利用以保护为基础,满足华侨诉求为原则,保护侨房权益为指引,合理利用,听取华侨的意见建议,弘扬华侨文化。为此,开平市还将出台侨房征收补偿方案,切实保护侨房开发利用中的华侨权益。
爱侨护侨社会氛围浓
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条例颁布后,江门通过报纸、侨刊、电视、互联网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广泛宣传,营造爱侨、护侨社会氛围。江门市政府先后印刷条例手册、解读信息等宣传资料2000多册下发到各有关单位、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江门83家侨刊乡讯将条例作为重要信息,向海外700多个华侨社团寄发。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也成为江门侨务干部学习条例的新途径,通过微信、网站等,解读条例条文,释难答疑,开展条例海外传播,实现国内侨务政策在海外落地。江门还组织归国华侨就条例开展研讨座谈,在让华侨更进一步了解条例内容的同时,也能及时收集华侨的反馈意见。
笔者注意到,条例颁布实施11天后,江门市出台发布了《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纲要》,致力于打造“中国侨都”;去年,江门市成立了侨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侨务工作的领导力量。这些都为创造依法护侨工作氛围和实施“侨务强市”战略打下了基础。
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侨务法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侨务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爱侨护侨观念,强化侨务法律法规意识,加深对侨务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营造依法护侨的社会氛围。

江门“侨梦苑”为华侨华人提供各类创新创业发展载体,图为高新创智城。资料图片
江门“侨梦苑”
5亿基金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
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业创新产业集聚区是此次省政协视察团重点视察的地方。今年9月22日、23日,第五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大会重点向海外侨界青年精英推介江门“侨梦苑”等,吸引海外青年精英到江门创新创业。
去年12月22日,国务院侨办批准建设的“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在江门高新区正式挂牌。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侨梦苑”的建设是为了优化华侨华人回国创业环境,打造“全球华侨华人创业创新之城”。
在第五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上,全球华侨华人天使投资联盟成立,将为华侨华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据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江门市侨梦苑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发展基金”正在策划筹建,预计募集人民币5亿元。据了解,“侨创基金”由海内外侨商和企业家团体共同发起,以江门市财政“创业创新基金”为母基金组建而成,未来的运作将借鉴海外现代基金运营模式。
侨资企业一直是江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江门全市现有侨资企业4000多家,累计引进资金超过200亿美元,占全市外商企业投资的80%以上。笔者了解到,为了优化华侨回国创业环境,江门曾联合国务院侨办、广东省侨办组织中国侨商会科创委员会考察团、美国亚美创新促进会、加拿大多伦多华侨华人科技考察团以及各级侨务部门等35批473人到江门考察交流,开展高层次人才、高新科技团队项目对接和工作交流活动。
据了解,江门“侨梦苑”以江门高新区为核心区,以江门高新区和大广海湾经济区内的银洲湖为先行区,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为华侨华人构建“三中心、八平台”的“3+8”创业创新格局。
“三中心”由“侨之家”综合服务中心、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中心、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拣海关中心组成。其中,“侨之家”综合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门式”行政审批、投资协调等服务;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中心则主要为海归人才提供创业辅导培训、人力资源等服务;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拣清关中心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领域“单一窗口”,实现了与海关等部门“联合检查、一次放行”的“一站式作业”。
“八平台”则包括江门高新区的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基地、高新创智城、电子商务园、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集聚区、江门科教新城、供港食品标准交易平台、银洲湖临港产业基地、崖门滨海旅游集聚区。这些平台主要提供孵化基地、电商物流、智力支持、旅游观光等服务。
据江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门“侨梦苑”还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计划、产业培育、小微企业扶持等政策支持,在人才培养、企业创新研发、企业贷款等方面进行扶持。
编辑:薛鑫
关键词:广东省政协 《华侨权益保护条例》 华侨权益保护工作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