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读书也可以很好玩 “丢书大作战”引热议

2016年11月16日 09:20 |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借助流行文化、互联网新玩法,让书走到年轻人中间

虽然传递的是纸质书,但“丢书”活动还是有着浓烈的互联网色彩。主办方为每本书设置二维码,每个人可以记录自己信息,并且追踪自己看过的书的漂流轨迹,以此实现交流互动。

路金波认为,这几年图书出版或者说读书圈,出现了很多以前很难想象的新现象。比如,近年来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线上读书社群,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且影响范围也很大。

“果麦推出的《皮囊》目前已经卖了150万本,大大出乎我们预料。我们分析,《皮囊》的叙述方式、语言表达都符合年轻人口味,抒发着一代人对故乡的情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想要为中国年轻人写一套中华史,但现在年轻人读不进《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得有一套新的历史写作思路。在技术层面,社群、直播等玩法刷新着图书销售手段。易中天为了宣传中华史这本书,既开公号,也玩直播。”路金波说。

在路金波看来,包括“丢书”在内的一些活动,就是通过流行文化的刺激,让书走到年轻人中间。推广全民阅读,不能仅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必须要玩儿起来,参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营销活动,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推广,让阅读不再枯燥。“我们的学者、作家、出版人要勇敢冲到年轻人身边,照顾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

程三国认为,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全面阅读的推广,但在具体方式上做得还不够。“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读书日的活动,但推广手段陈旧,效率较低。如果能在推广形式和方式上创新,肯定事半功倍。”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热爱买书的行为自然值得鼓励,一些营销策略或广告效应能在短期内起到推动作用,但想让年轻人多读书注定是一项长期工程,还得从培养自身主观需求入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报记者 王 瑨 康 岩 管璇悦 肖家鑫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