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中国拟规定故意买假不赔偿 美媒:职业打假处境尴尬
故意买假货或不再赔偿
报道称,政府官员也抱怨说,这个法律程序的成本越来越昂贵,遭到滥用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外国商业团体也有怨言。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通过电邮评论说,职业打假人通常会“从小产品的标识错误,而不是真正的质量或安全问题投诉”中获利。
政府8月发布了一个拟议的规则,目前处于正式考虑阶段。规定说,为了“商业目的”而购买这些假货的人不会获得赔偿。
纪万昌辩解说,如果他指控售卖假冒产品的公司进行反击,就会产生法律费用,他需要收回这些成本。他说自己每年赚大约14.8万美元,但是支付了这些费用之后,只有大约3万到4.4万美元的入账。
“80%中国人忍气吞声,面对假货只要不危及生命就不很认真对待,”纪万昌说,“如果有更多职业打假人,商品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在今年10月的一周,纪万昌在五天时间里前往位于不同地方的四家法院起诉了一些商店,指控他们欺诈,销售不合格商品。他住在中国东部城市济南,他说每年大约要去100次法院。
报道称,纪万昌的活动引来了造假者的敌意,不过,纪万昌还是认为这项工作必须有人来做。他说自己每个月都会接到一百多个电话,来电者想知道买到假货后如何获得赔偿。“职业维权人,不是说人家要干都能干的。这个行业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纪万昌说,“我们辛酸的过程你们没看到,你们只看到我们辉煌的一面。”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打假 职业 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