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传统村落不能保护了建筑忽略了人

一场雨后,羊倌赶着羊群穿过张壁古堡北门瓮城出堡牧羊。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供图
村民“幸福感”被漠视
用“何去何从”作为论坛主题,真切地反映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近年来挥之不去的忧虑。专家学者迫切希望找到一条路:通过科学研究,准确认识传统村落保护的本质与特征,从而找到符合科学规律并切合实际的办法。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倡导者,冯骥才还担任着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但他从不避讳:传统村落保护目前正面临着诸多难题,而如何走出困境他也常感到束手无策。
冯骥才痛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在“发展”的名义下,正在重蹈城市建设的覆辙,变得“千村一面”。他总结出传统村落保护性建设的“十大雷同”,直言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详见本报11月25日《文化新闻》版《失去文化个性活力 留住乡愁恐将落空》)。冯骥才更强调村落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也更愿意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生动鲜活的传统村落。所以,他觉得传统村落保护,首先就是要“谢绝投资”,同时也要“谢绝旅游部门的规划”。他甚至觉得“村民对于自己的村落不够热爱”,需要知识界到田野中去“开启民智”。
不过,对于冯骥才的观点,学者们并不完全认同。在他们看来,传统村落保护更需要在意村民的“幸福感”,“村落”本身即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两个“谢绝”并不现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刘铁梁直言:“不够关心村民的村落保护,是狭隘的,也是没有办法和村民对话的。”因为保护村落的同时,也要保护村里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学者和村民在价值认知上是会发生矛盾的。比如村民面临孩子结婚的问题,就想拆掉老房子盖二层小楼,既扩大居住空间,也能改善生活品质。但专家却往往要去阻拦、说服:这是有价值的老建筑,木雕多么精美啊,不能拆……”在刘铁梁看来,村落保护,不同于遗产保护,它还事关村民的“安居乐业”。传统村落的保护更应该从“建设”的角度着眼,而不是守住几个小楼,塑造成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
编辑:梁霄
关键词:保护 传统 国家 传统村落


法国系列恐袭发生两周年 民众举行仪式悼念受害者
西成高铁进入开通前的全面验收阶段
直击伊朗地震重灾区
第20届法兰克福欧元金融周开幕
第31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开幕
哥伦比亚缴获超12吨毒品 总统现身视察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完成冬季换“装”
俄罗斯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