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吴雨初:独一无二的牦牛博物馆
藏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在最早的拉丁文中含有“智慧之神寓所”之意。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各地的国有和民间博物馆方兴未艾。除了综合性博物馆外,也出现了一些专题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成为更多民众的文化选择。
在牦牛博物馆最初的设想和筹建过程中,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建牦牛博物馆?我认为,牦牛的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以及被产业化、被精神化、被艺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独特传奇,这是一个极好的博物馆题材。牦牛博物馆是一个以牦牛为载体、表现牦牛与藏族关系、展示牦牛驮载的高原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在很多人对牦牛博物馆还持怀疑态度时,最早理解牦牛博物馆的却是高原牧民。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博物馆”,藏文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这个词。我们给牧民介绍,这是一个“亚颇章”,意思是“牦牛宫殿”,他们马上就理解了。
藏北申扎县的牧民日诺、比如县的牧民才朋对我说,牦牛跟着我们几千年,我们养了一辈子牦牛,现在要为牦牛盖一座宫殿,我们支持!日诺给我们讲述了多年前为了防止雪盲,用牦牛绒编成眼罩的故事,他根据记忆,现场给我们做了一个牦牛绒眼罩。日诺全家人还一起捻线、编织、缝制了一顶牦牛毛帐篷,坐了三天车来到拉萨,将帐篷捐赠给我们。才朋开着汽车,装了一车与牦牛相关的生产工具捐赠给我们。
在我们看来,博物馆不应当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应当是本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是自觉的历史动物,只有人类才会有意识地尊重自己的文化记忆,只有人类才会努力从历史的方位中来理解自己。
按照我们的设想,牦牛博物馆里应当有三头牦牛:第一头是“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就是从自然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牦牛的起源与迁徙、驯化与畜养、分布与特征等;第二头是“历史与人文的牦牛”,从牦牛与藏族的关系、牦牛在高原的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历史中的作用来展示;第三头是“精神和艺术的牦牛”,展示作为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牦牛。
有人问牦牛博物馆能展示什么物件?镇馆之宝又是什么?博物馆不是古董店,也不是鉴宝所,从反映人类历史生活和文明进程的意义来说,所有藏品同样都是有价值的物证,所不同的是其稀缺程度和由此造成的市场价格。在西藏牦牛博物馆里有一堵专门请牧民垒砌的牛粪墙。可能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也没有把牛粪作为展品的。但牛粪作为牦牛产区历史上最重要的燃料,曾经温暖了世代牧人的生活,这不就是历史生活的物证吗?
在筹建牦牛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在牦牛产区进行了近3万公里的田野调查,也征集到一些非常稀缺的藏品。这些稀缺的藏品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价格有多么昂贵,而是因为它们真切地印证了牦牛与藏族的关系,是牦牛文化的象征,它们本身包含了遥远而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展品中,有几件牦牛皮毛制作的装瓷碗的碗套碗盒,年代并不久远,大约只有一二百年。一二百年前,西藏的交通运输极其不便、商品经济极不发达,景德镇生产的瓷碗要越过万水千山才能到达青藏高原,到达牧民的手中非常珍贵。当时,为了保护这个瓷碗,人们就用牦牛皮制作碗套,用牦牛毛编织碗盒,把瓷碗装在里面。这样一来,无论是外出放牧,还是旅行朝佛,都能保证瓷碗不会破碎。今天的西藏,交通、商业都非常发达了,拉萨的市场上可以随处买到价廉物美的瓷碗,反而这些牦牛皮、牦牛毛制作的碗套碗盒倒成了稀罕之物。
一位藏族诗人曾经写道:“雅鲁藏布江上的牛皮船,曾经是一个民族动荡的房间。”有一次,我们到拉萨郊区的俊巴村调查,看到那里的牛皮船。船一般是用四张牦牛皮缝制成的,是在没有桥梁的年代渡过江河的工具。最具喜剧色彩的是,二十多年前,县里给这个村分配了第一台拖拉机,因为没有桥梁,这台拖拉机居然是用牛皮船装载,渡过雅鲁藏布江运到村里来的。现代化到来的过程是多么有趣啊。博物馆的使命就是要记录这个历史过程,而不仅是展示宝物。
我们为西藏社会发展而欢欣鼓舞,但需要保存以往历史生活的记忆,从而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博物馆是公共性、共享性的文化机构。国外有一套资助博物馆的办法,我们国家也在探索试行,也会越来越完善。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是需要资金的,但博物馆本身是公益性、社会性的,博物馆不是交易所。即使是私立博物馆,也不能成为贩卖地。西藏牦牛博物馆现有的藏品中,大约有50%是当地人民无偿捐赠的,这在中国的国有博物馆也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当我们看到来自牧区的百姓、来自乡村的干部,有的是一家四代人,甚至还有一位近百岁老奶奶坐着轮椅,来参观牦牛博物馆时,我们感到欣慰。因为能够成为当地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座博物馆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牦牛博物馆的筹建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牦牛精神”: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
吴雨初 1954年生于江西,1976年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进藏工作,长期在县、地、自治区工作。1992年调回北京,曾任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2011年重返西藏,现任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著有《藏北十二年》《最牦牛》等。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吴雨初 牦牛博物馆 牦牛 牦牛养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