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一束光”如何点亮了“一座城”?——武汉中国光谷“发展基因”透视
光谷制度打造有什么特点:放权松绑+政策“板凳”
一个区域的经济活跃程度,所在地政务服务部门的“人气”,是个重要“参考指数”。
走进光谷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企业与个人川流不息。一楼面向个人,产权登记各个柜台人头攒动。二楼面向企业,各部门合署办公,井然有序。
个人和企业,在这儿都可以免费上网、停车,身份证明、办事资料复印也全部免费。在这里,不仅可以“一站”办结所有事项,其他地方附着在政务部门旁的“复印店”也不见踪迹。
“免费复印,目的不仅是帮企业减少那每份5角或1元的复印费。”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政务服务局局长李世涛说。复印不收费事儿是不大,但意味着原本由办事人承担的费用,变为部门办公运营成本。“这迫使职能部门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为下一步网上全程办理做好铺垫。”李世涛说。
在这里,专门设立了企业帮办服务区,为不太清楚具体程序的办事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前台服务全部外包给专业公司,符合资质的中介机构,可以通过招标,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名正言顺登堂入室。“当然,我这儿还公布黄牛‘黑名单’。” 李世涛说。在政务服务机构门前麇集,专门替人跑审批、拿跑腿费的“黄牛”没了市场,也就没了生存空间。
在这里,审批和服务窗口设立的依据不是职能部门的权力,而是企业和个人办理事项,每个窗口实现综合收件,一口受理。工作人员从“各管一摊”,变成“全科医生”,重点考核一次性通过办结率。由此工作人员数量减少30%,但服务效率提高3倍,一次通过率从原来的不到30%,改革后达到90%以上。企业与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普遍缩短一半以上。
政务服务机制完善,仅是光谷行政体制创新,释放活力中的缩影。有着光谷发展“见证者”之称的王健群说,光谷体制机制创新,既包括放权,也涵盖松绑。
高新区管委会定位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被赋予市一级管理审批权限;公务员实施全员聘用,组织部门备案即可引进任用,干部选拔不论身份看能力;继中关村之后,试点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的“新三板”。
去年初,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在管理体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开放合作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规定,为光谷改革创新提供法律支撑。
“作为高新区,很多问题都是之前未曾遇到过的。在传统行政体系中,由于干部不会不懂,政策不清不楚,多数会先搁置。”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道虹说,光谷承担着先行先试的使命,就必须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与生产力相配套的生产关系。
现在,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每周常务会上,“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作为固定议题,每周雷打不动,必须上会。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但长春说,企业反映的问题,就是机制创新、活力增强的突破口与落脚点。
周边高校的科技成果,是光谷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宝藏。纵览光谷的“明星企业”,其起源大多可以追溯到高校老师或学生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然而,高校与科研院所实验室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始终面临“肠梗阻”。
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李世庭说,过去职务发明开展技术转让时,报价太高,企业觉得不划算不愿要;报价太低,事后可能被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因此大量科研成果发完论文后,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只能“偷偷摸摸地转化”。
借鉴美国硅谷经验,光谷在2012年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携带在单位完成的科研成果创业,至少可获得八成股权,科研成果1年内未转化,完成人或团队可自主转化,至少可获转化收益70%。不少探索举措,开创全国之先河。
在国家整体政策出台前,“黄金十条”为众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能转化成果的政策“板凳”。
“‘黄金十条’一下就打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闸门’。”李世庭说,政策出台两年内,光谷就有600多项科研成果顺利完成转化。
2015年初,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团队经过8年攻关,研发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在光谷成功投产。这项职务发明在成果转化时,以1000万元价格挂牌出让,收益70%归骆清铭团队。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对比4年前的“黄金十条”,不能不感叹武汉高新区决策人和实践者的勇气和远见。
光谷打造了怎样的文化和价值环境:宽容失败、关系简单
光谷,基础在光,发展在谷。“光”是支柱性产业,而“谷”则是与之契合的文化和价值观。
今年6月份一场国际展会上,天一宏业武汉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瓦分布式亮化照明系统”,现场获得一份由承建国际酒店亮化工程商提供的1.5亿元意向订单。
天一宏业公司负责人张进,文化程度为自修大专,此时在照明领域创业已有12年。从零开始的张进,花费六年研制的日光灯集中电源刚问世,就遇上LED取代日光灯的产品更换期。
各种打击接踵而来,张进创业资金花完了,婚姻也走到了尽头。是接受失败的结果,安心去找工作,还是从头再来,继续投身创业?
在高新区场地补贴、税收优惠、资本扶持等政策鼓励下,张进调研发现,此前的研发,虽然产品落后,但技术路线也适合LED行业。他选择咬牙继续,随后拿到300万元天使投资资金,并成功实现技术突破:有效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两倍以上。
“在光谷,创业失败并不可耻,而是为下次成功铺路。一系列扶持、兜底政策,让我们能够轻装上阵,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张进说。
对创业失败者,最长给予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补贴已缴纳的社保费用50%;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本金损失的30%给予风险补偿;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创业者们渡过难关、东山再起。
“失败之后,再创新创业,成功率更高。”胡立山说,光谷倡导把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创新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核心就是要营造出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宽容失败之外,关系简单则是光谷文化的另一内核表达。
“在光谷,不用刻意维护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斗鱼网络公司副总裁袁刚说,很多事找政府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就能办成,这种简单行事的氛围与环境,让企业能够节省各种协调关系的精力与时间。
创业者找政府办企业注册地变更,原本应找工商局的找到了发改局,接电话的没有一推了之,而是主动承担审批事项照办不误;有个企业员工清晨在光谷园区跑步健身,发现路边倒了棵树,拍个照传朋友圈,跑回来时倒树已被清理……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光谷上演。
追求简单,有其背后动因。光谷公务员队伍数量仅为相邻城区的五分之一;而高新企业数量占武汉市超过一半,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三分之二,新注册企业占全市的五分之一。
有限的管理人手与庞大的服务需求,让光谷日常运转保持扁平化、简单化管理方式。除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外,政府部门选择将其余领域全按市场化操作,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
“光谷真正做到将企业当成合作伙伴,而非管理对象。”现已是控股4家上市公司的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说,从成立至今,光谷伴随着各类大小企业,一起在创业。这种能够平等对视、共同成长的心态与做法传承下来,让政企之间都能简单相处。
宽容、简单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光谷一直处于高速发展快车道。过去五年来,企业总收入保持年均25%以上增幅的光谷,成为中部地区创新活力最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承担着先行先试“试验田”使命的光谷,眼下已成为产业、政策、文化的“输出地”。总结光谷鼓励创业举措,武汉正在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建设聚集优质创新创业要素的双创平台,计划三年内建设10个“创谷”。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在光谷成效初显后,被吸收扩展为湖北省鼓励创新的“科技十条”。湖北省内多个地市,已与光谷联手建起近30个“园外园”,借鉴与承接光谷的产业、技术、人才与制度。
“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武汉市市长万勇说,今日光谷,正厚植创新创业沃土,肩负“中国创造”战略使命,朝着“世界光谷”目标迈进。(执笔记者:钱彤、周甲禄、李劲峰,参与记者:陈俊、廖君)(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武汉中国光谷 发展基因 透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