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无人区"生态解密人:用34年追寻50万棵树的生命
“诗意栖居”:千难万险习以为常
作为中国仅有的两个热带雨林国家级生态站之一,尖峰岭保存了我国境内少有的大面积连片的原始山地热带雨林,科研价值极高。但上岭做实验测数据,绝非探索频道里的冒险之旅。
台风过境,暴雨必至,大树被连根拔起,路毁桥淹。以前监测手段落后,台风暴雨一来,必须上山监测数据。一次上山途中,折断的大树枝从李意德同事的肩旁横空砸下,差点砸中身体。
尖峰岭上密密麻麻环伺着钻进皮肤吸人血的山蚂蟥。别看山蚂蟥摇头晃脑,攻击人速度却既快又狠、不易察觉。它钻进毛孔的时候还不到牙签大小,等吸足了血出来就成了大拇指粗的一只,被咬的地方流血不止、久不能愈。
李意德打趣说,他们就这样在岭上“诗意地栖居”。后来,上山常备一瓶高锰酸钾粉末,被蚂蟥咬了就赶紧敷在伤口止血……日复一日,千难万险习以为常,上山前只笑问一句:“高锰酸钾带了没?”
如今,尖峰岭生态站已经形成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平台、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平台、地下生态学研究平台三大科研平台,也加入CTFS(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际热带林研究中心)大样地监测网络。
尖峰岭的研究走下了山,辐射海南、两广、福建等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进入国际研究的视野……
“扎根泥土”:愿做林里的一草一木
建站伊始,为了保证实验成果科学准确,样地几乎都选在无人踏足的原始热带雨林;山上缺水没电,搭草棚、支帐篷,甚至幕天席地……
没有路?人走出来就是路!
没水没电?一个手电筒、几瓶矿泉水就是标配。
34年,根,扎在岭上的泥土里;梦,随一棵棵树发芽分蘖、枝繁叶茂……
34年,和山风一起唱歌,和种子一起越冬……
科研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长期扎根生态监测研究更需要细心和恒心。“山上的工作最忌浮躁,我跟我的团队说,你们每个人要做下去,就得沾上泥土,给山蚂蟥献点血,才能扎下根哟!”
尖峰岭生态站曾先后获2009年度“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度“全国林业先进集体”……“我们白手起家,把野外科研基地越建越好,告别这里的时候,年轻人还能继续扎根,科研工作后继有人,这就是我们的心愿。”
李意德说,再过几年,他可以安心退休了。因为总有后来人,一代一代把研究做下去,把使命传下去。
密林希声,蕴万言。山泉涓流,润万物。
走出无人区,被泥土紧紧裹住的鞋里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山蚂蟥,下山的土路,举步维艰。雨林的翠色,在山上争先恐后地探着头、延伸着。身后,李意德和他的团队向我们挥手作别……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尖峰 生态 海南岛 原始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