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
提出人民政协工作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同志把人民政协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作风有机衔接起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人民政协作为党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组织,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要进一步发挥独特作用。”人民政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要及时反映界别群众愿望诉求,引导所联系成员和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政协委员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尤其是要把群众呼声和诉求准确反映上来,以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来自各方面的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建议,能够在人民政协这个大家庭中不受拘束地得到充分表达,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大力发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强化人民政协协商的开放性、平等性与对话性,为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提供政治参与渠道,以更好地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强调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习近平同志主张建构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倡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对于世界民主政治尤其是协商民主这一中国特有民主形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和坚持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从顶层设计上和发展战略上提了出来。“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民主诉求越加明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人民对公共事务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注重通过对话、商讨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为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供有效载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政协应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习近平同志对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目的、内容、对象、形式、制度与氛围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于协商目的。协商目的主要体现于“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关于协商内容。人民政协要“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改革发展出实招、谋良策”。政协协商既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等“国计”的“重大问题”,也包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民生”的“实际问题”。
编辑:付鹏
关键词:习近平 政协 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