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公募私募规模19万亿吃霸王餐 投资人赔钱还缴管理费

2017年01月12日 10:55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行业参差不齐 坑害投资者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私募基金业绩报酬提取方式,最流行的是高水位提取法,比较净值是1。即在基金开放日只要创新高即可对高出部分提取固定比例的业绩报酬。这种提取方法较简单,目前许多私募基金合同也还是这样的设计。

另一只是直接采用计减份额的业绩报酬提取法,同时约定好提取时点。提取时点为固定提取时点(非基金开放日,一般每半年一次或者每年一次)、收益分配日、份额赎回日和合同终止日。这样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私募基金管理人较频繁的提取业绩报酬,或者是造成私募基金投资人未获利,基金管理人却获利颇丰的反差。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基金的投资人一般要将盈利部分的20%分给私募管理人,这也是国际上私募基金业绩提成的通常标准。

不过,该行业由于参与的公司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导致了很多纠纷不断上演。比如,在2016年早些时候媒体曾报道,巨杉资产与富安达基金合作发行的结构化产品巨杉鸿6号成立一年后遭遇亏损,严重时亏损幅度多达50%。有投资者称,巨杉资产曾通知客户补仓,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改变产品继续亏损的情况。而且还要计提管理费和利益,且故意不公开产品净值,也不披露产品运作情况。

另外,猛犸资产旗下发行的私募产品在去年7月至12月期间的业绩高点提取了3次业绩报酬,此事被曝光后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甚至基金业协会也高度重视,并按程序启动了调查工作。投资人质疑基金管理人使用了极为隐蔽的“缩份额法”计提业绩报酬,手法属于非常规操作,不符合合同约定,同时也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披露。

实际上,猛犸资产提取管理费只是私募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私募基金通过“创新”方式公开募集、突破200人的法律限制、人为下降投资起点、虚假宣传、基金不透明等违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笔者认为,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私募基金业,牛市里大家都可以活下去,但在熊市里,能把产品净值做高的私募就凤毛菱角了,这样的情况下单靠盈利提成的方式肯定无法养活多数私募基金,然而既然机构们选择了在这样的行业里拼杀,就要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投资,这本来就是高淘汰率的行业,只要监管层把规则制定的越来越细,让无力生存的私募基金顺利出清,这个行业自然就会形成自身良性循环。总而言之一句话,让投资者决定谁该活下去。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公募 规模 霸王餐 赔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