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首部北京版小学“国学教材”改版完毕 透出浓浓京味儿

2017年01月23日 17:28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推广:

师资缺乏是最大难题

张健介绍说,如果新教材顺利通过审定后,也将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修订改版,除了保证其与时俱进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目前,我们是以每学期30节课的容量进行设计的,考虑到很多学校可能没有办法拿出这么多的课时,未来我们的目标将压缩到每学期15节课来进行学习。”

而提到教材推广,最让张健发愁的事儿就是“师资不足”。在张健看来,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知识庞杂的体系,对于老师来说,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体系作为学术基础之外,还需要具备绘画、书法、古琴等方面的艺术基础。张健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国学教材授课对于教师的要求之高,在《弟子规》第二章“入则孝”中有一句“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外出必须告诉父母去向,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其中的“告”在这里应为“固”音,因为含有“晚辈向长辈请示”的意思;而在同辈告知时,此字才为我们平时所知道的“告”音。“如果没有训诂学、文字学的基础的话,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字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是知识盲区。”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目前课题组与多方合作,录制了国学教师培训微课程,为国学老师提供更多的便利。除了加强师资的培训,课题组也在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国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我们也录制了与教材同步的微课程,未来课程可存储在腕表上,学生可以以音频的方式进行收听;也可以从腕表中导出,在电视、电脑等终端上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此外,新教材背面也都印制了二维码,与教材相关的微课内容也将免费提供在平台上,供家长、教师使用。记者 牛伟坤 文并图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首部 北京版 国学 教材 京味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