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海外投资调查:三个真实故事告诉你值不值
故事二:炒港股拼不过在燕郊买套房
在外人看来,冯夕是幸运的,因为她在今年8月入手了一套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的二手房。这套与北京通州隔河相望的房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单价从2.1万元/平方米涨到了将近3万元/平方米,涨幅接近50%,这也让她尝到了投资房地产的甜头。
“当时我和男友都觉得北京的房价还会再涨,可我没有北京的购房指标。之后就注意到了北京附近的燕郊,虽然那时燕郊的房子已经涨了不少,但我们还是决定出手。”谈起买房的过程,冯夕轻描淡写地说道,她只是在一个周末,在中介的陪同下去看了一次房,就毫不犹豫地定下了这套房子。
这个看似非常正确的决定,却也留下了一丝淡淡的遗憾。“可惜,不应该把美元都换了,应该贷款买。”
冯夕的男友曾在南美洲工作了几年,发工资是以美元结算的,他小心翼翼地存下了这笔钱,直到他们动了买房的念头,两个人并没有多想就把美元全部换成了人民币,这笔钱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几十万元。
可是钱还是不够,她又把自己的港股也卖了,当然是除了那些“趴着的”股票。
说到港股,冯夕说,那又是吐不完的槽。她清楚的记得,那是2015年清明节前后,当时市场传闻深港通马上要开了,“说什么千年一遇的投资机会,人生能有几个轮回,当时很多地下钱庄都在抢着换汇,换成港币,赶紧过去抢筹码,号称说要抢夺港股的定价权,我也是被洗脑了。”
投资港股的第一步是换汇,冯夕找到了一家券商,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进行了操作。“我当时把所有在A股的钱全都取出来了,然后换成了港币,一半买了吉利汽车,一半买了中国中车。”
回头复盘港股可以发现,冯夕入场时,港股恒生指数冲高到28000点附近,在2015年6月,恒指掉头向下,仅当年8月单月跌幅就达11.95%,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最惨的时候,吉利从4块多(港元)跌到了不到2块(港元),中车从15块(港元)跌到6、7块(港元)。吉利后来起来了,中车就一直‘趴在地上了’。”
这次炒港股的经历也给冯夕上了深刻的一课,买股票前要做好功课,不熟悉的公司股票一定不能买。
去年12月,中介告诉冯夕,她买的房子单价已经涨了将近50%,恭喜她搭上了这轮房价上涨的“顺风车”;但是冯夕还是后悔把美元卖早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6年9月的6.6跌到了12月的6.9,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少了几万块钱人民币。
“未来还是打算配置一部分美元,现在手里几乎没有钱了,再赚些钱就去换美元。”冯夕告诉经纬君(微信公众号:jwview)今后的打算,自己手中可支配资金的10%会投资美元,还计划做一些黄金定投,“分散投资我觉得心里会稳当一点。”不过,冯夕还是强调,她和男友都坚定地看好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
编辑:梁霄
关键词:海外 投资 调查 真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