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海外投资调查:三个真实故事告诉你值不值
故事三:三个月火速抢购香港保险
8月中旬开始接触香港保险,9月兑换美元,10月准备资料,11月中旬飞去香港买保险。短短三个月李清就完成了这次香港购买保险之旅。
80后的李清从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一家网站担任编辑工作,2016年是她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有一天,她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她在香港买了保险,不料,李清和她的几名同学都被香港保险“圈了粉”。之后,在同学的推荐下,李清就加了一位保险代理人,开启了香港保险之旅。
“之所以在香港买重疾险,一是考虑到最近美元处于上升通道,二是希望能给自己有份保障。”和家人反复商议后,李清决定买其中一款重疾险,每年缴纳保费2000多美元,需要缴纳18年,保额约15万美金(按照当前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约合100万人民币),覆盖50种重疾、30种轻疾。此外,她最为看重的是,这款保险对癌症有特殊的保障,可以赔付三次。
李清还告诉经纬君,她购买的这份境外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理赔手续也十分便捷。“只要符合保险合同中的理赔规定,在出院后填一张理赔申请单,连同病例和诊疗收据等相关材料一起快递到保险公司即可,核对无误后,保险公司会将赔付的支票寄过来。”
在保险代理人的建议下,她在2016年9月就去银行兑换了1万美元,彼时人民币兑美元的卖出价在6.7元左右,而当她和友人赴港时,人民币兑美元的卖出价已经跌到了6.9元,她暗自庆幸着自己兑换的早,一下省下了2000多元。
省下的还不止这2000元,由于买香港保险需要到港签单,交通和住宿也是一大笔开支,这位保险代理人也毫不含糊,“大手笔”包下了他们几人的往返机票和2晚酒店住宿费。对这位保险代理人的“一条龙”服务,李清和她的朋友们都很满意。
当李清一行交完钱准备离开时,她看到身后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电梯通道几乎挤满了人。
而在今年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收紧了个人购汇申报程序,并在《个人购汇申请书》中明确,“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违者将列入‘关注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
香港保险的“降温”或许刚刚开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编辑:梁霄
关键词:海外 投资 调查 真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