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票补”重归 “服务费”新来 中国电影市场:恁弄啥哩

2017年02月07日 09:32 | 作者:肖扬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服务费让票房数字更好看

今年春节档票房被质疑为有“水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服务费。从2017年年初开始,观众在线购票收取的服务费(电商平台服务费、售票系统接口费、影院服务费;电影票中一般有标记)将被纳入票房统计中。依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资办”的指令,服务费虽被纳入票房统计,但并不参与到后期的票房分成。这一新政对于整体票房具有很大影响。按照业内较为普遍的每张票收取2至5元不等的服务费;今年春节档9000万的观影人次,不完全计算后,今年“春节档”七天的服务费估计就有2.01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去掉服务费,今年春节档实际票房增长相比去年仅仅多了1亿。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政策表示不满:“除了把数据注水升高以外,一点用没有。坏影响还一大堆,比如,以后签订保底合约的票房线怎么定?阶梯分账的票房怎么计算?”若将服务费纳入票房统计范畴,2016年实际票房将高达492.8亿元,显然,对于2017年电影大盘来说,也许会因此有一个好看的数字。有媒体预计,2017年全年大盘或将轻松突破500亿,并向着550亿冲击。

此外,中国电影银幕总数已突破4万块,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今年春节档的银幕数量比去年增长30%左右,但票房本身的增幅,不算是否扣除服务费,都远没有赶上银幕本身。几部影片都是口碑平平,中国电影人还是应该立足于电影本身、提高电影质量,所有的电影营销方法都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中国电影人不可舍本逐末。文/本报记者 肖扬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票补 服务费 电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