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8岁"裸跑弟"报名南京大学自考:早晨6点学习
■ 对话
“鹰爸父亲”:我不是拿儿子做试验
何烈胜早已习惯身处舆论漩涡,5年来,他越来越相信,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另类”教育模式。昨日下午,他向新京报记者强调,“另类不一定是错误”。
“我没见过他抵触”
新京报:何宜德现在是怎样的学习模式?
何烈胜:他现在一般5点半起床,然后在15分钟之内整理好内务,再吃早饭,一般6点钟要开始学习。上午上课到12点,下午1点半到6点。
新京报:都学些什么?
何烈胜:跟在学校没有太大差别,增加了线上的学习,听一些名师的公开课。目前的安排是,上午学习普通初中的课程,下午他要看市场销售方面的专业书籍,为考试做准备。
新京报:学习强度这么大,孩子会有抵触吗?
何烈胜:我没见过他抵触,因为都是他想要的。多多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同龄人的两倍,但是他很享受。比方说,每天五点半起床,他都不需要人盯,自己到点就能起来。
“不需要无质量的同学关系”
新京报:跟同龄人比,何宜德有什么区别?
何烈胜:他的优势很明显。在学习上,自学能力特别强,然后自律能力和学习效率都要高过同龄人。在我的教育模式下,他是学习的主人。
新京报:何宜德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同龄人的不同吗?
何烈胜:他还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这种区别。
新京报: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何烈胜:内心是喜欢的,因为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儿子无法拥有正常的同学关系?
何烈胜:有质量的同学关系才有意义,无质量的同学关系可以不需要。
“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新京报:你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何烈胜:我希望他做一名企业家,至于具体什么行业,需要他自己决定。未来希望他身体健康,有幸福感和使命感,然后实现财务自由。
新京报:为什么不让孩子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
何烈胜:我不是不尊重现行教育,而是想探索一种学校教育之外的补充,相当于一块试验田,多多就是种子。虽然另类,但是另类不一定是错误。
新京报:有人质疑你用儿子做试验?
何烈胜:不是拿儿子做试验,而是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南京大学 6点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