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原标题:大学生“另类”暑期实践:野外寻猴海洋求生,联合国里做调研
基地周边发生的泥石流。
高校学生选择度过暑假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爱宅在家中依靠网络、电视打发时间,有的则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感受与校园不同的社会环境。
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队伍中,三位学生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暑期实践经历。与近日频频被媒体报道的“实践变旅游”甚至“买”实践表完成任务的学生们不同,这三位同学的暑期实践要精彩很多:他们中有到云南山林中寻找滇金丝猴的,有在长江口进行海洋科考的还有去联合国下属机构实习的。
【生物技术专业的准大二学生】
赴野外寻找滇金丝猴,途中还曾与毒蛇“搏斗”
“其实就是父母不在家,为了打发时间参加的实践”,7月30日,在回答澎湃新闻“为何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时,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准大二学生杨明多直率地说。
杨明介绍说,今年暑假,他留在学校,参加了学校东喜马拉雅研究所组织的赴拉沙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由两名指导老师和包括杨明多在内的两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抵达了实践基地,开始为期25天的野外调研。
在实践的日子里,每天早上6点甚至更早,杨明多就要起身上山寻找猴子的踪迹。“起早是因为要趁猴子醒来前赶到它们休息的地方,好继续跟着它们,要不然又要重新找。”他说。
杨明多口中的“猴子”学名叫做滇金丝猴,仅在我国云南和西藏等地生活,数目比大熊猫还稀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