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国企高管毅然辞职 摇身一变成“全职奶爸”
“我是‘全职奶爸’,这没什么丢人的”
“我们没有请月嫂,爱人的月子也是我伺候的。”没参加过任何育儿培训,仅凭护士教的简单方法和从育儿APP上学来的知识,郝跃忠开始了“全职奶爸”的生活。
儿子出生离开产房后,一直跟郝跃忠睡,“两边老人都没有参与,就我一人,既要带好刚出生的孩子还要照顾好刚生产的妻子。”妻子一天三餐吃什么?儿子什么时候该喂奶了?什么时候该换尿布了?得益于事先做出的充足预判和详尽计划,每天的育儿工作都被郝跃忠安排得有条不紊。
“头俩月真累,你看我这斑秃还有呢。”月子里每两小时起夜一次,让郝跃忠的睡眠严重不足。“两个月的时候,我还能熬得住,两个月之后就发现体力透支了。儿子两个月的时候,有点烦躁,睡觉黑白颠倒,这个时候我压力过大,休息不正常,过度劳累,造成了我的斑秃。”
虽然辛苦,但郝跃忠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选择,这就像创业一样,熬过最难的阶段就会迎来曙光。”他也在实践中慢慢适应了奶爸的角色,越做越得心应手。
孩子4个月的时候,郝跃忠的妻子休完产假开始上班。半岁后,孩子的作息开始变得比较规律,郝跃忠每天带他起床、洗脸、吃早餐,上午还要出去晒太阳。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郝跃忠又请了个阿姨帮忙做饭。
“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做饭阿姨,我们家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因为没时间做饭,大家就只能凑合,容易导致大人营养不良。我妻子要是下班早的话,就看会儿孩子,我来做饭。一般就做两三个菜,饭后我再收拾厨房。我妻子上班回来也很累,再让她帮忙带孩子也很辛苦。做饭阿姨中午过来做饭,每天做四个菜,分成两份。一份中午吃,一份晚上吃。这样我们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来共同陪伴孩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郝跃忠会有意识地带他接触外面的世界。“我经常带孩子到小区的街心公园,让孩子和小朋友玩,我就和其他带孩子的家长们聊聊育儿经验。”
对于自己“全职奶爸”的身份,郝跃忠从不避讳:“我一直都告诉别人我是‘全职奶爸’,这没什么丢人的。”
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不友好的言语或冷嘲热讽,“那些大妈、大姐都很看好我、支持我,她们经常说自己的老公或儿子、女婿在家什么都不管不问,认为看孩子就是女人的事,她们还经常把我当典型回家说给家人听。”
对于大姐大妈的抱怨,郝跃忠也深有体会。“有时在家带一天孩子真的很累,确实希望爱人回家后能搭把手。有时候,可能她也会因为工作感到疲劳,认为在家带孩子其实是一件很轻松、很幸福的事情,孩子睡你就睡,孩子玩你就玩。不管带孩子的是男是女,得不到理解心里都会很痛苦。”为了避免矛盾,郝跃忠在安顿好孩子后,经常会和妻子沟通育儿的情况,让她理解自己带孩子的辛苦和不易。
郝跃忠说,既然选择了当奶爸,就没有想过放弃。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带情绪,更不能带着情绪去带孩子。“如果她因为一些原因没法搭把手,就自己先干了,哪个急先做哪个,比如水开了,孩子又哭了,那就让孩子先哭会儿,先把开水灌到暖水瓶再哄孩子。”
有些事情沟通无效时,郝跃忠也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多想想孩子天真的笑容,他每天带给你的快乐,带给你的惊喜,用这些来打消所有的不愉快。”
在郝跃忠看来,心态调整好了,才能更好地带孩子。“之前在公司,我应酬比较多,作息也不好,有了孩子后,我的作息时间基本是随着孩子。”郝跃忠经常一边看书学习,一边观察,根据孩子的生长需求制定每天的餐食和作息活动。他还加入了一些育儿妈妈群,在群里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妈妈,像我这样的‘全职奶爸’很少碰到。”
回归家庭当“全职奶爸”是否就意味着脱离了社会?郝跃忠表示,自己从未与社会脱节,“我平时一直保持和朋友的联系,只是有些不必要的应酬不参加了,有些重要的活动还是要出席的,那时就请双方父母帮忙带带孩子,早去早回。”
朋友聚会时,“全职奶爸”的角色会让郝跃忠成为话题的中心,他也经常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还成了朋友眼中的育儿专家。“有个朋友的孩子4个月的时候,晚上不停啼哭,向我请教。我跟他说,在孩子不发烧不渴不饿的前提下,把孩子衣服脱光,手上涂上精油给小孩做按摩,之后换身干净衣服,因为衣服上可能会有很小的头发渣之类的东西刺激孩子的皮肤,他试完之后很有效果。”
编辑:梁霄
关键词:国企 高管 摇身 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