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6.5%左右有何考量?经济学家解读五大经济聚焦点

2017年03月05日 19:58 | 作者:王恩博 | 来源:中国新闻社
分享到: 

就业有无压力?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就业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下限”。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目标,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一目标比去年增加100万人。

就业目标为何上调?李稻葵分析说,尽管今年中国整体劳动力总供给并未上升,劳动总量基本稳定,但其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今年将近800万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结构性压力很大,因此适当提高了就业目标。”

中国完成这一目标有无压力?李稻葵认为,近两年官方定下的1000万人新增就业目标均超额完成,去年更早在第三季度便突破千万大关,最终达到1314万。“这个大背景下(完成目标)有底气,适当提高是完全合理的。”

实体能否振兴?

去年以来,实体经济不振、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发展受阻,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难题。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亦对此着墨颇多,用专门篇幅阐述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报告提到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中国工匠等,也特别提到保险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李稻葵一一细数报告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并指出,官方提出未来资金政策倾向实体经济等,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实体经济和实干。

产能过剩、转型困难是实体经济遇到的“拦路虎”。白重恩分析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中国会逐渐解决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让经济结构更加符合全体民众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资料图)。中新社 骆云飞 摄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考量 经济学家 聚焦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