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北京将实现餐厨垃圾日处理2800吨
鼓励就地处理餐厨垃圾
按照2012年公布的相关政策,每日就餐人员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备条件的大型餐饮企业及餐饮服务集中的街区,均可自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市级财政按定额标准分期给予补助。其中,建设日处理能力2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32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5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64.4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0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134.6万元。目前,已有30余家市属党政机关、学校,包括市委大院、市政府第二办公区、中国石油大学等食堂安装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但是,实际中作为餐厨垃圾生产大户的餐饮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率却“百不足一”。据相关环保专家介绍,就地处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占地问题,按照每天1吨处理能力设计,设备间占地需超过100平方米,而很多单位特别是餐饮企业很难有富余空间,“这个是推广中最大的难题。”同时,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已于2015年底到期。
记者了解到,市城管委正在和市财政局进行研究沟通,计划在有条件的市属委办局、学校等推广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或继续通过财政补贴方式进行推动。
年底新增三座处理厂
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工作思路是“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处理为辅”。在鼓励就地处理的同时,本市正加大集中处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全市餐饮企业、党政机关及学校食堂等共有4万余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接近2600吨。据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10座餐厨垃圾处理站,再加上已有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每天能处理的也就2000吨左右。“预计2020年,全市餐厨垃圾量每天会达到2900吨,所以‘十三五’期间增加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仍是重点工作之一。”
海淀、丰台、通州、石景山、顺义已规划了5座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0吨,以满足对餐厨垃圾的处理需要。昨天,顺义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式开标。据投资方之一的北京顺义市政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餐厨垃圾生化、餐厨垃圾后处理、污水处理及异味控制除臭系统等,投产后预计餐厨垃圾处理量每天100吨。顺义餐厨垃圾处理厂今年底将建成试运行。
与此同时,海淀、丰台、通州、门头沟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已陆续开工建设,设计日处理能力分别为400吨、300吨、300吨和100吨。其中,海淀、丰台项目将于今年底投入试运行,通州和门头沟项目最快将于明年投入试运行。因此,到今年底,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基本能达到2800吨左右。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餐厨 垃圾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