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简政放权 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2017年03月12日 14:21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在权力“放得开”的同时,如何“管得住”?

“‘放管服’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不但要放活,还要管好,更要优服,依法依规推动综合市场监管。”马林青认为,只有管得更好才能放得开、放得活。对工商部门来说,这意味着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适应事中事后监管新要求,在“宽进严管”大背景下,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

马林青说,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兴起,监管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应由人海战术转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信用监管,由市场巡查为主转向随机抽查为主,由工商部门兜底转向“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由单一的部门监管转向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要打破信息孤岛,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放管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现在取消的不再是以前明显不合理的审批事项,而是实实在在的“硬骨头”,必须紧紧抓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切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王云峰认为,简政放权虽然成效有目共睹,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存在,今后还要继续深化改革,打掉阻碍创新创业的门槛,加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优化服务,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简政放权,要服务好实体经济。“不少企业仍反映,生产成本高、税负重等问题,挤压了企业生存空间,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在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达娃顿珠建议,一是继续大力减税降费。隐形制度性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应加快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更好地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二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成本、物流成本等,为企业减负,轻装上阵。

简政放权,要敢啃“硬骨头”。“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各种审批仍然过多,部门协同和事中事后监管任务仍然繁重,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马林青说,“放”的方面,要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积极探索实施“证照分离”;“管”的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作用,实现涉企信息的全量归集、共享运用;“服”的方面,抓好登记窗口建设、分析报告、广告发展等工作。

代表委员们认为,简政放权事关全局、利在长远,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才能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简政放权 市场 改革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