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女神"翻译张璐:如果多给我1秒 能翻译得更好

2017年03月14日 09:09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虽被称赞为合格的大国翻译,但张璐并非翻译科班出身。1996年,她考到外交学院学习国际法,毕业后进入外交部。随后又赴英国西敏寺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演讲中,她谦逊地与听众分享了自己职业道路和经验。她还鼓励台下的口译新手,不要怕难为情,要更自信,并开玩笑说:"根本没人会在意你!"

"女神"翻译是怎么炼成的

在张璐看来,成为一名优秀外交翻译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从大学开始,她就喜欢阅读《泰晤士报》、《每日邮报》、《今日美国》、《参考消息》等,培养了对英语的兴趣。

" 即使我工作了12年,即使我可以给领导人做翻译了,那绝对不意味着我可以去吃老本,放弃学习了。"张璐说,每天早上8点钟她准时打开电视和收音机,收听BBC、VOA、CNN广播,"即使我已经工作了这么多年,这依然是我上午8点到下午1点的头等大事,除非当时有紧急的翻译任务,否则这是我雷打不动的routine(例行程序)。"

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高级翻译,必须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三重考验。

2016年总理记者会,左二为张璐。

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司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最终只有不到4%的人被录用。

张璐和同事们在外交部翻译司接受的是"魔鬼训练"。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张璐解释,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外交部还有一个特殊的制度--旁听制度。张璐说,前辈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会把他听到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个制度有一点"吓人"。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女神"翻译张璐 两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