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医生成功抢救危重病人 没能与母亲说最后一句
抉择
母亲病重 他决定先抢救病人
“妈即便病情严重,在场的医生也会全力抢救的。”
对于杨显实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3月10日上午,杨显实64岁的母亲再次因病情加重,前往他所就职的医院肾内科做透析治疗。老人是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病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老人因造血功能衰竭导致贫血,常需住院进行输血治疗。
就在前一天,杨显实对母亲做检查时发现,母亲的肾功能已出现问题,经过专家会诊,老人需要第二天接受肾透析治疗。
母亲接受透析的肾内科位于南部县人民医院新区,距离杨显实所在的神经内科大约1.5公里左右。3月10日中午12时许,杨显实突然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哥哥的语气显得有些焦急,“你快过来,妈现在病情出现了变化,有些严重。”
杨显实心里一震,他了解到,母亲在做肾透析前期准备工作时出现病情恶化。但当时杨显实所在科室同事已经下班,只有他一人值班,而就在接到哥哥电话几分钟前,科室刚刚收治了一名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的癫痫病危重病人。
“妈即便病情严重,在场的医生也会全力抢救的。”杨显实决定,自己先抢救科室的癫痫病人,待抢救结束后再赶过去探望母亲。
煎熬
5次电话催促 5次“尽快过来”
“我抢救的也是一名母亲,我不能不管其他孩子的母亲。”
挂掉电话后,杨显实冷静下来,继续对病床上这位女病人进行药物抢救。
不久,杨显实的手机再次响起。还是哥哥打来的,仍催促他赶紧过去看母亲。“我尽快过来。”挂掉电话的杨显实回到病房,脸上有些焦虑。旁边护士看出了杨医生的心思,“要不你先过去,病人由我们来照顾。” “没事儿,那边有医生在场呢。”因为当时病人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他担心自己离开后,病人病情出现反复。
“我抢救的也是一名母亲,我不能为了去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而不管其他孩子的母亲。”期间,哥哥和父亲又陆续打了两三个电话,每一次,杨显实都说“尽快过来”,而神色也一次比一次沉重。
在对癫痫病人的药物抢救治疗进行了30多分钟后,杨显实接到哥哥打来的第五个电话,这一次,哥哥急促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愤怒:“你还不过来,妈现在连呼吸和心跳都没有了……”
“我尽快过来……”杨显实着实有些慌了。此时,他抢救的病人的病情已得到缓解,但他仍不放心离开,他打电话通知同事到医院顶替自己。10多分钟后,同事范医生赶到医院,杨显实才匆匆下楼打车朝1.5公里外母亲所在的病房赶去。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医生 成功 抢救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