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医生成功抢救危重病人 没能与母亲说最后一句
悲痛
为母亲做心肺复苏术 却无法挽回
他双手在母亲的胸口有频率地按压,眼泪滑落在母亲的衣服上
几分钟后,杨显实气喘吁吁地赶到肾内科病房,推开房门,他看到面色沉重的姐姐和哥哥,还有正在哭泣的七旬父亲。杨显实走到母亲病床边,亲自给母亲做心肺复苏术。病房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大家都没有说话,杨显实双手在母亲的胸口有频率地按压,眼泪滑落在母亲的衣服上……五六分钟后,其他医护人员接替他继续抢救,但40分钟后,老人的心跳和呼吸终究没有恢复。
哥哥后来告诉杨显实,母亲在失去意识前,好像有话要说,但没有说出来。杨显实在心里责怪自己,没有和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他想着,如果家里人能狠狠地骂自己一顿,自己也许会好受一些,但他们谁都没有这样做。
“我们怪他有什么用,他当时在抢救病人,如果他当时放弃抢救病人过来陪着妈,那他又成了什么人?他做了这个职业,我们理解他。”电话里,杨显实的姐姐杨琳说。
心结
未能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
“我尽到了医生的责任,但不是一个孝顺儿子”
如今,母亲的离世,成为了杨显实心中无法打开的心结。 “作为医生,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作为儿子,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母亲最后的时刻,都没有陪在她身边。”33岁的杨显实说,未能陪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结。
杨显实说,母亲是在四年前被查出多发性骨髓瘤的,两年前,母亲要求回南部老家的医院治疗。当时在南充市区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的杨显实也辞职回到南部,并进入南部县人民医院上班,这样他可以方便照顾母亲。
此事也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对此,杨显实说:“不只是我,其他医生遇到这种情况,也会选择先抢救病人。”
面/对/面
“如果再选一次,我会作同样的选择”
记者: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杨显实:还是会选择抢救那位危重病人,因为她也是一名孩子的母亲。再说了,我妈病重,那边的医生也会竭尽全力对她进行抢救,我即使赶过去了也没有用。我想,很多医生面临这种情况,都会这样选择。
记者:现在后悔吗?
杨显实: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觉得心里很对不起她,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记者:家里人事后有为这件事情责怪你吗?
杨显实:他们没有怪我,但是我自己心里,不能原谅我自己。(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医生 成功 抢救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