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秘候鸟医生:救治超5万只 为每只鸟写病历

2017年03月31日 17:04 | 来源:澎湃新闻网
分享到: 

依据多年的护鸟经验,李春如呼吁在全国设立候鸟救护基金,可以由国家财政拨款,也可以由爱鸟人士捐献,“我是喜欢才做这个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没有钱很难搞救护,希望能让全国的候鸟有病可医”。

多年宣讲护鸟知识,李春如影响了一批人。2014年,多宝乡马影湖大雁保护协会成立,包括顾问李春如在内,成员一共27人,马祖桃担任会长,许小华担任副会长。用许小华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李老带出来的”。

大雁保护协会的日常工作从巡湖开始,包括李春如在内的成员分组,把马影湖7.31公里的湖岸线划分成6个责任区,每段每天由责任区负责人带头巡湖,并及时将发现的情况通报汇总。

事实上,都昌候鸟保护压力大、担子重,也面临着人手不足、基础设备不够、工作经费捉襟见肘等现实难题。

像李春如、大雁保护协会成员一样的志愿者,往往承担着大量最基础且重要的巡护工作。

“都昌湖区是鄱阳湖区候鸟分布最重要、最密集、最核心的区域”,都昌县候鸟保护管理局局长李跃告诉澎湃新闻,都昌县拥有鄱阳湖三分之一的水域面积,湖岸线长达185公里,每年在都昌湖区越冬的候鸟高峰期数量可达20多万,而整个鄱阳湖区候鸟总数约为60到70万。

“整个管理局,局机关加上3个保护站聘的工作人员,一共20多个人”,候鸟迁徙高峰时期即使所有人同时奔赴一线,仍然人手紧张。

不仅如此,李跃坦言,目前候鸟保护的基础设备,尤其是信息技术落后,现在的巡护工作靠的还是原始办法——双腿。为了保障湖区候鸟的安全,只能靠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加强巡护力度,增加巡护频次、扩大范围、不留盲区。

巡护工作辛苦且有危险,李跃希望能更多为一线志愿者谋福利。然而,全局一年财政拨款的工作经费总共才30余万元,还要扣除3个保护站数名外聘人员的工资,剩下的经费“捉襟见肘”。

据李跃介绍,自2008年,李春如受聘于都昌县候鸟保护管理局成为农民护鸟员后,每月工资900元,另外,在2014、2017年,局里分别给他发放了16000元补贴,共两次,用于候鸟医院的运营。

此外,李春如称,自己还收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4万余元的资助,但他35年来花在护鸟上的钱已近百万元。志愿者许小华、马祖桃二人也表示两人并无薪酬,只有每年700元电话费补贴。

对此,李春如很是感慨,“管理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志愿者的护鸟行动均为义务,自发自愿,“要为了赚钱谋利,谁会干护鸟啊”。

建成5年多,李春如的候鸟医院已显破旧。屋子内外墙面粉刷的白色涂料已有破损脱落,露出内里红砖,墙面发霉变色呈现大面积青色、灰黑色。“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的牌匾破损严重,屋顶上的瓦片同样失修。

李春如计划着把屋顶翻修,再挖开医院院子对面的水塘,把水引流,扩建露天的康复天棚和康复水池,“伤病鸟多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池子小挤不下”。

此外,他认为最急需的救护车已有着落,公益组织“让候鸟飞”的志愿者为其筹到一辆二手皮卡,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如果早有一部车,随便什么车,能早到一会儿,可能早几分钟,我就能多救一只鸟”,李春如语气急切,嗓音沙哑。

今年开春,参加完两场候鸟讲座后,李春如的嗓子坏了,一说话喉咙里会传出剧烈的撕扯声,他被检出声带息肉,需要手术。

李春如说,自己把手术定在4月中旬,他在等着马影湖边的越冬候鸟全部北归。

编辑:梁霄

关键词:候鸟 医生 救治 病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