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父代子尽孝 五旬汉子跨越千里演绎“最美亲家”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袁慧晶 萧海川
邵新运正给玉米脱粒。记者 赵念东(资料图)
一颗心的力量有多大?朴实的邵新运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一位来自山东农村50岁的汉子,去年底辞去原来的工作、撂下家里的农活,千里迢迢来到江西鹰潭,只为照顾身患癌症的亲家公吉苏华,这一照顾就是100多个昼夜。网友纷纷点赞邵新运是“中国好亲家”,希望这样的温暖更多一些。
“亲家怎么舒服,我就怎么来!”
邵新运和亲家吉苏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儿子邵鲁现补办的婚礼上。
“那是在去年11月9日。当时知道他患癌,但看上去精神还好。”邵新运回忆说,当时两人看对方都顺眼,就很“爷们儿”地拥抱了一下。
2016年11月18日,邵新运回到山东烟台的建筑工地上。这份工作每月有五千多元的收入,他想着赚点钱,把家里住了30多个年头的红瓦砖房翻新。但一周后,邵新运接到了儿子的求助电话:“爹,我老丈人不太好了,能去帮忙照顾一下吗?”
吉苏华的病情恶化对于当时的邵、吉两家人,确实是雪上加霜。老邵有一儿一女,老伴正陪着女儿在山东泰安抚养不到一岁的小外孙。儿子在河南郑阜高铁工地工作,工期紧、任务重,实在难以脱身;儿媳有孕在身,预产期在今年5月;亲家母患有腰疾,照顾儿媳已是耗尽心力,谁能来照顾病人呢?
没有犹豫,邵新运当天辞去工作,连夜坐上火车,次日就出现在吉苏华的病房里。这是邵新运和亲家公吉苏华的第二次见面。
这第二次见面,让邵新运心里一惊。吉苏华瘫卧病床,精神萎靡。医生说,体内的癌细胞已转移到脑部,蔓延的肿瘤压迫着神经,病人正一步步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那时候,亲家公都想放弃治疗了。我说这可不行啊,要活下去。”于是,邵新运这个只会干农活的汉子,承担起伺候人的细致活儿。之前从未照顾过病人的老邵没有经验,他就向医生、护士、邻床的护工请教基本的护理技巧。
邵鲁现说,原本是让父亲到鹰潭帮一周,再雇护工或找亲戚顶替。没想到,在邵新运的细心照顾下,住院后被医生认为很可能等不到鸡年春节的吉苏华,不仅熬过了春节,还迎来了立春、雨水和惊蛰……邵新运说,他这个新手的最大秘诀就是“亲家怎么舒服,我就怎么来!”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五旬 汉子 跨越 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