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擦亮中华老字号 百年“质”造底蕴是否找到新着力点
当老品牌步入新天地
——“不是想不想,而是不得不”
和沈州聊天,“转型升级”“凤凰涅槃”等字眼常从他口中蹦出来。虽然从事的是老手艺,沈州对于市场上推陈出新的新方法、新材料等都格外重视。早在2004年,不少企业还不知道互联网销售这回事的时候,沈州就已经将剑铺开到了互联网上。
“过去快消品的渠道都是走商超,现在是以电商为主,同时做便利店和精品超市。”狗不理食品公司总经理张营同样表示,跟随市场变化形式,线上营销不是想不想,而是不得不,需要主动去做。
2016年,狗不理还尝试了产品众筹。“我们研发出新产品后,想知道消费者是否喜欢,就先推出试吃环节。”张营说,第一次产品众筹是蟹黄包,在网上以很低的价格推出。“预想能有几千人试吃反馈就行,最后收到1万多份订单!”
相关专家表示,“所谓的拓宽渠道,也并非简单地搬上网——众筹、试吃、冠名节目、微信公号软文……方式千千万,关键还是需要转变老观念。”
除了国内市场的拓展,更有些老字号开始在海外探寻发展的“新天地”。
前不久,狗不理集团在澳大利亚与一家保健品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此前,2014年狗不理投资澳大利亚一家咖啡连锁店时,网上还曾有过调侃,说包子和咖啡的搭配很奇特。
“作为老字号,最核心的是产品,但最珍贵的,是品牌的理念与文化。”张彦森表示,“我们不是要在咖啡厅里卖包子,因为那样根本不符合外国顾客的需求。但我们也的确在尝试些别的方法,比如把咖啡店里的蛋糕、巧克力等做成包子的形状,顾客们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走出去’。”
“就现状来说,我国大部分老字号在‘走出去’方面仍在路上……”相关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老字号都是食品生产、药品生产方面的,在国外获得认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产品的设计、推广难以与外国受众的需求相契合,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字号在国外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外国市场依然有着很多的机遇。”品牌策划人俞女士表示,就以服装类老字号企业来说,很多外国的知名品牌都相继推出“中国风”系列,也体现出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老字号企业拥有的独特文化内涵,是无法效仿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振兴老字号,更应放在传统文化复兴的高度。让我们的孩子更了解老字号的文化,让外国友人更了解中国;润物无声的展示与传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振兴。”尹杰表示。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 百年 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