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学生朋友圈发读书照被取笑 晒书就是“装”吗?
读完新买的诗集后,覃用了10分钟在手机上狂敲屏幕,删删改改写出上百字的读后感,但几番犹豫之后,她还是将这条未发出去的微信朋友圈动态删掉了。
“我现在都不敢在朋友圈晒读书了,怕朋友说我‘装’。”覃无奈道。
覃是一所重点高校的大三学生,平素喜欢阅读,几天前,她在朋友圈内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用了3天时间看完了一整本《1Q84》,真是一本比想象中要有趣的书。”在评论区里,一个和她关系不错的男生的留言却显得特别刺眼:“别装了,这么厚的几大本书,你真的能看完吗?能看懂吗?”
覃握着手机的手止不住颤抖,几分钟后等她平静下来,她忽然有些理解了男同学的质疑:随着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产品操作得越来越顺手,能坐下来读完一本书的能力却似乎越来越低了。
覃还记得读高中时,班上有个图书角,一下课就有好多同学围在一起看书、聊天,每本书都被翻到泛黄卷边;上大学后,身边的同学手头宽裕得多,很多人照着书单一买就是十几本,但新书直到落灰了都没被翻开过。覃曾和一些大学同学结伴去图书馆看书,发现她们往往还没坚持到半个小时就开始刷起手机来。
一次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班上有同学平时有看课外书习惯的请举手”,一大半同学举了手;“能坚持看完、看懂一整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一大半变成了一小半;最后“真心喜欢看书的同学请举手”,只剩下覃一个人。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都是赞,晒读书都是回复在“装”?点赞数最高的回复是:物质类的东西不管该不该晒,晒出来多是实实在在的;精神类的东西一不该晒,二是也晒不出任何实质。而且晒读书多半出发点是为了表明“我很文艺哦”。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学生 朋友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