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超八成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限制非校内人员出入
前不久,在王怡的朋友圈里,同校的好几个同学发布消息称:学校里有一位自称是“学长”的陌生人,以拍照为由骗女生,请大家提防。王怡是浙江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好在我周围还没有受害者,但是听到朋友说后还是很不安。”她说。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向全国100余所高校的601名大学生发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8%的受访大学生在校内遭遇过校外不明人员的骚扰;65.2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虽然自己没有遭遇过不明校外人士的骚扰,但周围的同学中有遭遇过。
校内遭遇骚扰,迷茫如何应对
“我瞪了他们一眼,他们还变本加厉。”徐洋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学生,“3月底的一天,我和室友去学校食堂吃饭,遇到3个喝醉的人,从外表来看,肯定不是本校学生。他们对我室友指指点点、说说笑笑,还说‘要不叫她来喝一杯’”。
尽管只是言语的挑衅,徐洋和室友们还是被吓到了。“我没想到在学校里会遇到这种事!”她在朋友圈里写道。
张园园是浙江一所高校的学生,她曾在校园里的马路上遭到陌生人“拦截”。“当时有两个男子问我,这里是不是学校里面,我说是的。他们就直接问我要微信号,我说要走,其中一个男子就往我手里塞了一个避孕套。”张园园回忆,那两个人穿着随意,一看就不是学生,“好在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还是很震惊。”她说。
“听说过女生被骚扰的事件。”于诚是广东一所高校的学生,在采访中,他提到2016年年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女生锻炼时遇害的旧闻。在他看来,在校园里,女生更容易被侵犯。“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安全意味着生命。”他说。
遭遇侵犯的同学,通常在受到骚扰时不敢正面交锋。受侵犯学生大多为女性,她们不到产生直接身体接触的地步,往往会选择沉默以对。即使个别立刻做出反应的同学,随后也选择远远避开。
在北京一所高校的王莉看来,一些骚扰行为很难量刑:“你可以说它是‘撩妹’失败,也可以说是言语骚扰。”众说纷纭,但这种沉默无疑成为骚扰乃至犯罪滋生的土壤。
许静是天津一所高校的学生,她之前听说,有段时间学校里偶尔出现女生被跟踪的情况,“于是,我就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同学们以后晚上出去要结伴,尤其是女生,一定要三四个人一起走’。”
遭遇到侵犯的学生,往往羞于告诉长辈和老师,一些受害者会在事后发朋友圈示警。问及原因时,她们表示希望记录下这一事件,同时给身边的朋友一点警醒。其实,这种行为在掩盖了自我的羞愤后,对校园安全问题也产生了些许不好的影响,将问题所存在的偶发性变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慌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校 学生 高校 大学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