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四川凉山一村变身3A景区 村民一年分红2000万

2017年05月25日 16:56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打造生态旅游 山村变身国家3A景区

在当地,流传过一句老话:“前面荒滩,后面荒山,有女不嫁峡口湾。”“峡口湾”,就是建设村所在地。

“现在我们村里的未婚小伙子抢手得很,就连城里人,都爱往这里跑。”建设村村支书金洪元,给记者罗列了建设村的一大堆头衔:“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

在村民们看来,金洪元是建设村快速发展的致富带头人。

时间回到2010年,在金洪元的倡议下,建设村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资金、产业的复合流转。

很快,村里的农旺合作社组建起来了,按照“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引导村民将土地量化入股,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当年,合作社累计流转全村零散土地2000余亩,用来建设蔬菜大棚、水果基地和养殖场,实施现代农业,土地收益提高了15倍。

同时,村民还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筹资2700万元,入股参与多座水电站建设,以及砂石厂、大型机械租赁公司、运输公司、劳务公司等。

果蔬基地、村办企业、投资入股,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收益。村党支部开始推动产业间相融互动、协调发展。

金洪元说,尤其是从2012年至今的5年时间,村里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了。

成立合作社以来,每年春节前,村里都会组织现场分红大会,给村民发放上一年的“年终奖”。2013年,全村分红金额超过1000万元,2014年,达到1300多万元,建设村也在这一年,成为全国知名的幸福村。

今年的春节前,村里发放2016年村民“年终奖”,金额达到2000万元。3年时间,增长了700万。

建设村全村1843人,从2016年底的数据来看,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万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金洪元说,村民的想法很简单:建好新农村、当好新农民、过上新生活。如今,这些愿望都已经实现。

现在,村里的水果基地面积达到了1300亩、蔬菜大棚340多亩。村里富起来了,统一规划修建了川滇风格标准民居261套,家家住进了小洋楼。村里还修建了5000多平米的文体广场、高标准塑胶篮球场等,天网监控系统覆盖全村。

如今,村里小楼一排排,果树一片片。2015年,建设村成为了国家3A级景区。如今,已建成星级农家乐7家、乡村酒店12家。

建设村现在的发展定位是:“现代农业+乡村生态旅游业”,通过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目标是打造四川一流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村民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四川 凉山 村民 3A景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