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计划三年整治提升1674条背街小巷
新京报:之前的城市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进行机构改革?
孙新军:城市管理的问题,需要综合协调。之前我们的管理中所谓的科学化和专业化,都是“越管越精”、“越走越细”,导致条块分离,忽略了城市管理中的区域、块状管理。
这一次改革,进一步完成了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结合,并突出管理的综合性,形成管理的合力。多部门共同合作,也能解决之前管理分散、“九龙治水”等情况。
新京报:具体如何解决“九龙治水”,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孙新军:城市管理不能大到无边,有些职能界限明显,边界清晰的,如环境卫生等,归入城市管理委员会这个篮子里。有些交叉极大的,如乱停车,既是环境问题,也是交通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归到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这个筐里,去协调解决。
相比之前的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此次机构调整多了“管理”二字,定位、职能也有所调整,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的办公室现在仍设在我们委。
新京报:北京饱受“大城市病”困扰,城市管理有何特点?主要难在哪里?
孙新军:城市管理委主要负责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总结下来,主要有四个特点:一个是啃骨头,尤其要啃难啃的骨头;第二是接山芋,还是烫手的山芋。我们是躲不掉的,必须接,比如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很容易反弹;第三个是提水壶,哪壶不开提哪壶,比如垃圾分类,搞了十几年仍然效果不佳;最后一个是捏散沙,要把各个方面统筹协调起来,捏起来像一个球,一松开就会散掉。
【我眼中这五年】
新京报:过去五年,在你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蔡颖(东城区缎库胡同巷长):工作越来越忙,加班越来越多。政府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从硬件提升到软件管理服务,东城区在传统街巷环境治理的同时,关注平房区老旧小区生活,在部分胡同开展物业管理,丰富绿化、环卫、保安等服务。
新京报:你觉得这五年来北京发生了哪些变化?
蔡颖:作为老城区,东城区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前变化不大,开展整治以来,常住人口确实明显减少。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越来越快。
新京报:未来你最期待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蔡颖:居民生活区域与故宫旅游区域、王府井商业区域相邻相融,功能明确。居民能够闹中取静,生活环境安全、有序、绿色、便利。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信娜
A06-A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编辑:秦云
关键词:北京 城市管理 垃圾处理 街道整治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