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在线旅游要提防这些坑:机票遭捆绑 订房被加价

2017年06月09日 07:48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订车,迟到改线不省心

神州、滴滴等共享约车平台带来便利,但许多游客仍感到打车难、打车贵。在出游中,有的预约车辆不能准时到达,有的“专车”故意改线、绕行,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平时经常使用滴滴、优步,没想到关键时候掉链子。”北京海淀区某事业单位员工于杰对各类打车软件并不陌生,平时上下班会通过这些APP约车。可端午期间,他准备接上年迈的奶奶游览故宫时,却被“困”在路上。

在于杰的手机APP上,显示司机5分钟可以到达,但足足20分钟后,出租车才赶到。“幸好我们不太赶时间,如果赶着去坐飞机、坐火车,真是把人急死了。”

今年春节,于杰计划和朋友到海南三亚旅游。因为是早班飞机,搭乘公交前往机场不方便,他提前预定了一辆早晨5点出发的专车。于杰早早起来等着,可直到5点半,专车还没有来,对方电话也无法接通。于杰只能又约了另外一辆车赶往机场,可还是误了航班。于杰打电话给约车平台讨说法,对方只愿赔偿第一笔的约车费用,拒不赔偿改签机票的费用。

安全问题也给游客带来不少顾虑。于杰前不久到厦门旅游,出机场后用某打车平台叫了一辆出租车,等来的却是一辆私家车,司机信息、车牌和手机上的都不一致。到了目的地后,司机要40元的车费。“正常不到20元就够了,可大晚上的我就一个人,为避免争执只好给钱了事。”

“听说黑车司机用正规出租车司机的账号抢单,拿借来的证件注册,从中可以赚不少钱。”于杰说,打车软件的管理漏洞让出行难的问题愈演愈烈,许多黑车稍加改动就公然成为专车,外地游客若不知情就很容易受骗,有的“专车”甚至故意改线、绕行。

专家说,在出行中,游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通过正规网络平台预定车辆,拒绝乘坐黑车和其他违法违规车辆。当发现车辆信息与预定订单不一致时,应当取消订单拒绝上车或通过平台客服寻求合理解释。如出现驾驶员无故拒载、不安全行驶、不合理绕路、加价收费等情况,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留存相关证据证明,依法维权。

王 珂 王子尧

在线旅游要提防哪些“坑”?(延伸阅读)

特价产品当心“文字游戏”,预订酒店留神临时加价

在旅游旺季,一些旅游网站常常推出旅游尾单、特价产品,尽管价格便宜,但容易发生付款后被撤单、旅游线路“缩水”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北京市正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岩表示,消费者在下单后,无论是否已支付款项,都意味着双方已经成立合同关系。商家因自身原因单方面取消订单的,应承担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还应赔偿消费者损失。另外,消费者在选购相关产品时,应防范商家的“文字游戏”。

-预订酒店随时截屏留取证据

很多消费者出游前会在网上提前预订酒店,可也经常遇到网上预订成功、入住时酒店却告知无房的情况。业内人士提醒,由于消费者难以获知旅游网站是否会出现差错,消费者在网上下订单后,最好打电话联系预订的酒店,询问是否还有房间以及预订情况。如果发生下订单却无房的情况,要将订单、短信等保留好,作为向消协、媒体等投诉的证据。

-下单前一定要看清合同条款

消费者满心欢喜出游时,最郁闷的莫过于旅游线路或行程临时被更改,不仅行程被打乱,还影响后续计划,甚至带来经济损失。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线下单前一定要看清网站的各项条款,旅行线路、内容和时间尽可能明确,对于旅行社随意更改行程、压缩游览时间的行为,应尽量搜集和保存各种证据,以便行程结束后向有关部门投诉。

-旅行途中随时与客服人员沟通

据统计,在线旅游的各类陷阱中,旅游产品质量差、体验不佳最普遍。不法经营者往往夸大产品的旅游体验,承诺旅游项目多、无强迫购物等,当消费者付款后,却出现“行程安排不合理”“降低食宿标准”“景点遗漏”“强迫购物”等问题。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确保在有信誉和品牌保障的旅游网站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仔细阅读旅游行程的各项条款和规定,并与客服人员及时沟通;如发现旅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网站的承诺不符,可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尚 文整理)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在线旅游 机票遭捆绑 订房被加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