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校外辅导机构暗藏四大安全隐患 管理乱获赔难

2017年06月09日 11:20 | 作者:熊琳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法官建议:

保存相关证据以便有效维权

“规范校外辅导机构管理秩序,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家长、儿童合法权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甘小琴等一线法官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辅导机构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依。同时,定期检查设施,去除安全隐患。对于机构内未成年人接触的各类设施尤其是风险高发的桌椅、运动设备等,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设置艺术、体育等特殊类的非学历教育机构,需有满足教学要求的专用教学设备。

其次,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管理。辅导机构应在教室和楼道内设置必要的监控设备,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查。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积极救治,就相关事故通知家长。有条件的辅导机构可设置医务室或专业医务人员,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给予救治。对于开展体育运动项目相关培训的机构,应建立相关安全保障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对于家长而言,法官建议应尽量选择经过审批的正规辅导机构。送孩子到辅导机构前,应核实辅导机构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及办学许可证,一旦发生人身伤害纠纷,起诉时,确保有明确的诉讼主体;庭审时,正规辅导机构大多不会逃避诉讼;执行时,有较为明确的执行对象,便于查扣被执行人财产,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家长选择辅导机构时不仅应注重教学质量,还要对辅导机构的教学环境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解,将孩子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包伙食的托管班应核实其是否有卫生许可证,以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

“一旦发生纠纷,应当保存相关缴费证据,以便有效维权。”法官陈乐表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调取事发监控录像。对于参与夏令营这种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的培训活动,必须与带队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的信息,一旦发生意外,确保及时就医,避免损失扩大。记者熊琳 北京报道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校外 辅导 机构 安全 隐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