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历史建筑被拆谁该负责? 专家:复原也是个假古董

2017年06月14日 11:29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一位城管人士告诉记者,涉及建筑类的违规行为,容积率超标是规划部门管,擅敲承重墙等内部改造是建设部门管,乱搭乱建才归城管负责。3月底城管上门时,可能确实没有发现搭建方面的违规行为。“不过,这不是说城管可以撇清责任。作为执法人员,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属于常识。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苗头’,即使不归自己管,也要及时告知其他部门。这起违规拆除,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要继续提高,二是政府内部的信息互通和协同执法有待加强。”一位街道干部表示。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对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管理处于九龙治水状态,虽然房管、土地、城管甚至环保、消防等部门都有这方面的职责,但结果反倒是历史建筑被拆却无人制止的事件频频发生。

3问 私人财产处置权利与保护义务能否对等?

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改造。一位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上海滩不少老洋房,内部使用木质楼梯,年代久远后出现损坏和腐朽,不改造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老建筑内部的卫生间等设施,不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也存在改造的必要。

“有些改造,比如把以前人为隔离的房间重新打通,更加符合历史建筑风貌。所以,对于不涉及房屋外立面和轮廓的改造,我们干涉得比较少。”上述居委会主任说。

事实上,对于供租住的和私有的历史保护建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9月颁行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明确了保护建筑的责任人,即房屋的所有人必须负责。“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规定失之粗疏,并不利于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对于私有产权房屋,政府对房屋所有人的硬约束很难落地。”刘刚表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优秀建筑进行保护,是政府和业主共同的责任。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政府还宜正视业主需求,让业主保护建筑的责任和权利对等。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历史 建筑 复原 假古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