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别人都往外撤,他们却往里走
争分夺秒
别人都往外撤,他们却往里走
2016年9月18日20时至19日21时,四川省攀枝花市突发强降雨,受其影响,多个县(区)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灾情就是命令。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为抢险救灾提供应急测绘保障。
9月20日10时30分,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抽调力量组成应急制图小组,编制攀枝花市全域及4个重灾县(区)的抢险救灾应急专题图,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常规作业方法数天才能完成的工作。15时,快速编制出的应急地图经校核和修改,1分钟快速出图,圆满完成了5幅全开应急地图的编制任务。
9月20日11时,四川省测绘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无人机中队紧急集结完毕,10名应急测绘队员携带4架无人机、2套应急数据处理系统,驱车赶往受灾一线执行应急无人机灾情影像获取与处理任务。23时,分队克服了降雨、塌方、拥堵等困难,历时12个小时抵达攀枝花。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测绘部门进行对接,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划定几个重灾区作为首要航飞任务区,随后又连夜完成了无人机航摄任务规划和起降场地初选。
9月21日凌晨,分队兵分两路冒雨进入灾区,队员快速组装无人机航摄系统,同时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坚守7个多小时后,两组队员获取了高清视频影像和0.1米分辨率无人机影像。
9月22日9时,应急测绘队员将连夜编制的灾情影像图和高清视频交付攀枝花市,为当地应急救灾提供了第一批高清影像。15时40分,应急测绘分队又成功获取另一处核心灾区0.2米分辨率无人机影像。
9月23日至25日,分队又多次执行航飞任务。至此,经过8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分队向当地提交了一批应急测绘成果资料,为开展应急救援决策部署、灾情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规划等提供了最新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2013年“4·20”芦山地震,7小时获取震后首张航摄影像,创下应急测绘实战最快速度;2014年“11·22”康定地震,首战高原就刷新了高海拔地区应急测绘的实战纪录;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西藏震灾后,千里驰援,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首次开展跨省应急测绘保障……
“应急测绘,就是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哪个地方发生了重大灾害,马上能快速地获取影像,将详细精准的灾情‘天地图’拿出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马赟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应急 测绘 保障 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