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从气功大师到风水大师 起底各种变了味的“大师”

2017年06月19日 11:09 | 作者:刘峣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既然违法,评出的“大师”算不算数?民政部表示,社会组织未经批准,擅自在保留项目目录以外开展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其颁发的奖项、荣誉一律无效。有媒体致电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得到回复称,民政部并未明确如何处理评选出来的“大师”称号。记者搜索发现,不少获评者依旧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头衔出席公开活动。

所谓的“保留项目目录”,是指2015年公布的《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在项目目录范围之内,各社会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既定内容、范围、周期开展活动,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名称和周期,不得擅自扩大项目范围或擅自增设子项目;如果不属于保留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才能开展。

记者查询发现,项目目录中属于国家级大师评选的仅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两项,而近两年获批设立的临时性评选,则仅有第三届“国医大师”一项。

专家表示,如果评选前的程序不合法,后面的结果就没有法律依据,评出来的称号应自动无效。相关协会应该收回,或者声明前面发出的称号无效,以降低不良影响。

评选乱象滋生腐败

事实上,近年来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师评选多次引来外界质疑。大师评选乱象已成为大师泛滥的直接原因。

比如,2016年年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出280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该评选与拥有近40年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仅有几字之差,可前者一届评选诞生的大师比后者4届评出的都要多。有业内人士质疑称,很多“国家级”大师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

当代御窑陶瓷体系传承代表人向元华说,封大师本身是一种文化遗传,就如同古代民间将医术高明的医者称为大夫,是为了给作出突出贡献的从业者较高的名誉与地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师”称号逐渐丧失了其严肃性。

编辑:梁霄

关键词:气功大师 风水大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