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从气功大师到风水大师 起底各种变了味的“大师”

2017年06月19日 11:09 | 作者:刘峣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乐天陶社社长郑祎曾调查发现,中国陶瓷艺术领域“大师”泛滥,评定“大师”的各级机构和名目达数十个,“大师”评选已沦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为谋取“大师”称号,不少官员从事“雅贿”性质的权钱交易。近年来,陶瓷“大师”称号的贿选逐步公开化,出价从数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不等。其中,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许爱民严重违纪问题中,就包括“弄虚作假,骗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荣誉”。同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党委书记冯林华,则有着“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的头衔,这一评选仅进行了一届,就因举报而被民政部叫停。

“大师”称号究竟有何神力,以至无数人趋之若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师称号是外界判断作品价值的最直观标准。获得“大师”称号后,其作品价格往往随之水涨船高,这给了很多人寻租的空间。

“大师”评选之所以出现“铜臭味”,郑祎认为,除了“准大师”为了逐利而自抬身价外,还有部分假冒行业协会借此敛财的因素。

截至目前,民政部已曝光13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其中不少都是“大师”泛滥的温床,如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协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协会等这些看上去名头很响的山寨机构,实际上已成为明码标价印制“大师”称号的“印刷厂”。

社会心理助长盲从

事实上,除了形形色色的“工美大师”“陶瓷大师”之外,近年来,所谓的“健康大师”“气功大师”“养生大师”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他们瞄准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以“科学”的名义从事“伪科学”的传播。而与工美大师需要通过评选产生不同的是,这些健康领域的“大师”称号往往都是自诩的,再加上自我炒作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便坐实了“大师”的身份。

日前,所谓“拍打拉筋自愈法大师”萧宏慈,因涉嫌过失杀人在英国被捕。他自称根据《黄帝内经》发明拍打拉筋疗法,能医百病。从2009年开始,中国多地出现相关的培训班、体验营等,各类产品也在网上热销。但近两年间,萧宏慈所谓的神效疗法,已造成一老一小两名外国患者死亡。走下神坛的萧宏慈,甚至被人称为“张悟本第二”。

编辑:梁霄

关键词:气功大师 风水大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