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鲁本斯笔下的张力与激情
当我们在谈论巴洛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巴洛克无疑是最为人所知的艺术流派之一,因为他不仅代表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他也深远地影响了当今的建筑、文学和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标准。最流行的“巴洛克”的起源之一是来自古西班牙语的BARRUECO,即形容一种大型且不规则的珍珠,需要一定时间被珠宝商去打磨,而这颗“不规则的珍珠”也同样吸引了欧洲十七世纪的艺术家,驱使他们在画笔下表现出这种绚丽恢弘的艺术景象。

提及巴洛克,我们无法忽略弗兰德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彼得·保罗·鲁本斯(PIERRE PAUL RUBENS),他通过颜色与肢体运动对感官的调动去展现对古典主义制衡美学的突破。鲁本斯在1577年6月28日出生在德国锡根,在十二岁时因父亲去世,与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安特卫普。在当时新教改革的风波下,荷兰北部已经被新教所统治,新教徒认为传统的宗教符号是一种狂热的偶像崇拜,他们毁灭了之前拥有宗教符号的建筑与艺术作品,并且禁止新教统治地区的艺术家表现这些经典宗教主题。居住于天主教统治区下的鲁本斯从小经历了天主教的洗礼,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是当时有名的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的倡导者。他仍然坚持创作经典的宗教,神话与历史主题,并且发展出一套鲁本斯式的美学。

巴洛克艺术并不拥有典型或统一的艺术风格,它像之前的矫饰主义(MANIERISMO)一样,更多程度上是体现在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演进与突破,不同的画家在这样的大方向下都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美学,例如伦勃朗的明暗处理与维拉斯开兹的用色和对贵族肖像画的创新。对于鲁本斯来说,则是表现在他描绘人物形体的张力和色彩之间的碰撞。

如果用当今世俗的观点来评价鲁本斯,基于他本身在事业和艺术上的成就,他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的人。他于1600年前往意大利学习绘画,8年之后,因为母亲去世他又重新回到了安特卫普,并获得了画家工会的承认,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家。之后他接受了非常多的教堂和贵族的订单,他也在这段时间创作了他的杰作之一,即为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创作的两幅祭坛画《上十字架》(L‘ELéVATION DE LA CROIX)和《下十字架》(LA DESCENTE DE LA CROIX),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比利时画家中的地位。

编辑:杨岚
关键词:鲁本 本斯 笔下 张力 巴洛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