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创新中国之变:绑在科学家们身上的条条框框被去掉

2017年07月03日 16:41 | 作者:蒋芳 |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我国科技形象惊艳全球

“中国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并在那里停留一个月做实验,令人印象深刻。这证明中国空间计划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认为。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期待取得重要成果。”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令外国科研人员惊叹不已。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连续4年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在2013年至2016年间整体评价稳中有升,其中航空、航天、高铁、医药学的进步拉升中国的科技形象成为亮点。

世界对中国科技形象的感性认识的背后,是中国科技与日俱增的硬实力。目前我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2016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5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在深空、深海、深地,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诞生,离不开我国科研从“0”到“1”的原始创新。“没有基础研究,创新就是小打小闹。鼓励基础研究,政府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说。

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我国创新正不断发力。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刊文称:“我们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问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

编辑:梁霄

关键词:创新 中国 科学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