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教授论文获奖1350万引争议:望多关注科研而非奖金
论文致力于研究“水稻癌症”
理着平头,戴着眼镜的陈学伟,站在比他高一头的学校领导们中间,抱着一块红底黄字的“奖牌”。奖牌很大,上面写着“《Cell》论文特别奖励135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Cell》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据人民网报道,迄今为止,中国在《Cell》主刊上发表涉及植物研究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研究论文6篇。
6篇论文之中,有一篇题为《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发表于6月29日出版的《Cell》主刊。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正是陈学伟。
陈学伟今年43岁,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四川农业大学修完本硕课程后,于2003年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起,陈学伟在美国多所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后,一直专注于水稻抗病性研究。
被《Cell》收录的这篇论文,致力于被称为“水稻癌症”的稻瘟病研究。公开资料显示,这种疾病或引起水稻大幅减产,幅度可达30%-50%。陈学伟称,这篇论文“首次清楚完整揭示了抗病调控机制”,如果应用到实际中,将“在保证品质、产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抵抗力。”
1350万元中仅50万元是奖金
四川农业大学官方网站上对陈学伟这篇论文的评价为:该文实现了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
四川农业大学官方网站还称,“因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团队发现了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其论文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学校对其进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
1350万元重奖一篇论文,四川农大此举招致争议。3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回应称,“其实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其余1300万元中,50万元是一次性资助的科研经费,1250万元是分五年资助的科研经费。”李平表示,五年的持续经费资助,可以让陈学伟的科研团队开展一些更有意义且需较长周期的研究课题。
四川农业大学《教职工奖励办法》规定,“在《Science》、《Nature》、《Cell》等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公认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单列每篇奖励50万元。”
编辑:梁霄
关键词:教授 论文 争议 奖金